醫療專業註冊 憂淪半桶水

【記者鍾君容報道】衞生署推出「認可醫療專業註冊先導計劃」為未受法定規管的醫療專業設立自願註冊制度,讓行業自我規管。計劃剛截止申請,雖獲不少申請團體響應,但有團體反映自負盈虧的運作模式,變相逼他們將經費轉嫁會員身上,會費或比現時貴五倍,擔心「營運頭兩年都捱唔過就破產」,形容政府僅拋出計劃,卻沒有實際經濟援助,任業界自生自滅,計劃分分鐘淪為「半桶水」之作。

先導計劃涵蓋十五個醫療專業,包括臨床心理學家、牙科手術助理員、聽力學家、營養師、配藥員及言語治療師等。每個醫療專業僅一個專業團體獲認可,負責管理專業名冊。香港中文大學獲委任為獨立認證機構,負責審批,獲認可的專業團體獲發認可標誌,讓公眾識別。

欠政府支援 難維持營運

負責審批的中大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楊永強認為,上述計劃讓未受法定規管的行業維持應有專業水平及制度,同時讓公眾在選擇醫療服務時識別合格的執業者。但他強調審批標準「要求都幾高吓」,估計未必太多申請團體達標,僅會挑選兩至三個團體作試驗,審批需時約六個月,最快年底有結果。

已遞交申請的言語治療師協會主席黎敬樂表示,該會在言語治療師範疇是唯一的申請團體,成立逾三十年,已有完整自我規管架構及制度,有信心可通過中大審批。但成為認可團體後,除了管理註冊事宜,還要處理會員被投訴的紀律聆訊,「團體經費來自會費,分分鐘一場官司就令到我哋破產,頭兩年都唔知捱唔捱得過。」

他指,本港有八百多名言語治療師,當中約四百人是該會會員,每年會費約五百元,但不排除成為認可團體後,會費加至二千元,「好多人本身已經執業緊,有份工,人哋會諗憑咩要畀咁多錢去入你個會。」他擔心會費過高影響參加人數,明言營運上有一定困難,希望政府提供持續性經濟支援,例如法律援助。

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亦有同樣憂慮,副主席鮑偉豪指政府早前指會考慮提供種子基金,但自負盈虧的營運方式負擔大,「淨係租個辦事處都好貴,計過數,頭兩年至少要花幾百萬,未包法律費用。」他說現時每年會費僅約五百元,為維持營運開支,有機會加至三千元,加幅達五倍。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