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有評論說春節時的電視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只是讓參賽者背誦詩詞,且大多是耳熟能詳的,參賽者沒有創作詩詞,故整個節目文化水平與文化意義不大。我不以為然。
參賽者當然是較量對詩詞的熟悉程度。熟悉一是記憶,二是靈活運用,隨意聯想,這已經超越強硬背誦的範圍。參賽者不止可背誦詩詞的文字,也知其描繪發揮的情與景、作者的背景情況。大會不是像美國的串字比賽,以生僻字來考驗參賽者,要求參賽者差不多要把整部字典背下來,但怎樣運用、背下來有甚麼用途均不管,變成只為競爭淘汰。
詩詞大會重視詩詞的美感,不是追求僻典。經歷代人的欣賞,自然突出了不少優秀作品,而這些作品包含融情入景、以情設景的深厚情感和以情寄景的精巧布局安排,乃至用字遣詞的創意。詩詞大會要推廣的不是背誦多少詩詞,而是中國優秀詩詞歷久不衰、感動人心的文字與意境之美。
參賽者和冠軍人物未必會成為文學大家,其中不少會升讀理科等非文學科目,不會由此輕易產生出專業詩人。但是,專業的詩人未必真的能詩,多會是詩匠。真正能詩者,往往不是由職業所驅,而是生於生活裏人生百感。
詩詞大會不是科舉考試選拔人才,而是恢復、推廣與傳承中國文化的一個優秀部分,扭轉全國商品化的劣化,且詩詞所寄託的情與景可洗滌人心,珍惜每一細節、每一變化,珍惜每個人乃至一草一木。這是傳統的詩之教也,意義深遠、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