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安老事務委員會倡議本港未來安老服務的重心轉為「居家安老」,但同時建議要改善中、下游的安老政策,一方面提升社會福利署的安老服務統一評估機制的敏感度,有效地區分長者需要;另一方面則按人口比例釐定安老服務設施,以滿足需求。
研究逾三年的《安老服務計劃方案》現時已進入建立共識的最後階段,本月六日完成公眾諮詢後,會撰寫報告,預計第二季作交代。委員會主席林正財指,「居家安老」雖是該會提出廿項初步建議中的重點,但亦要做好中、下游的安老政策。他指,現時社署的統一評估機制主要是評估長者對長期護理的需要,但機制敏感度不足,只能識別身體屬中度或嚴重缺損的長者,無法做到預防工作,因為若能識別輕度缺損者,提供相應服務,控制病情,他們未必要入住院舍接受照顧。
他又指,統一評估機制另一缺點是未能做好分流,如現時一名長者被評定中度缺損,社署可能讓該名長者既去輪候院舍,又提供家居護理服務:「令到成個系統變咗無所適從,究竟係點呀?應該去排隊入安老院,定係積極主動做好居家安老呢?」認為只要克服技術問題,即能做好分流。
至於院舍供應,他指委員會雖重點倡議居家安老,但長者對院舍住宿始終有一定需求,人口老化更令需求加劇,以現時安老服務模式作推算,二○二六年會分別欠缺一萬四千個及一萬八千個資助社區照顧及院舍住宿的服務名額,建議以人口比例規劃長者設施,如每千名長者有廿一點四個宿位及十四點八個社區照顧服務名額、人口每達十七萬的新市鎮便有一間長者地區中心、及新建或重建公共屋邨有一間長者鄰舍中心等,以免長者宿位供應嚴重滯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