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公院資訊平台「離地」乏問津

公立醫院資訊平台,內容「離地」少人用!原意讓病人家屬了解手術狀況的「手術室病人追蹤系統」(OTPLUS)先導計劃,目前於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試行,惟該系統只簡單標示手術預備及進行等資訊,有家屬直指得物無所用,未能查詢餘下手術時間等重要資訊。另一同樣在威院推行的「威院急症先phone」App(應用程式),雖然會顯示急症室的「現在診症籌號」,惟常出現「跳號」情況,令輪候者感混亂。有病人批評,該系統設計沒有理會分流制度,令病人難預計真正輪候時間。至於在各公院藥房使用的「e藥通」App,缺乏宣傳下,日均下載約四十次。有立法會議員直斥此類資訊平台未有從用家角度出發,令人失望。

「等咗七個鐘,根本唔知道手術幾時做完。」在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手術室門外,等候家屬接受手術的李小姐,差不多每隔兩小時,就透過院方提供的「手術室病人追蹤系統」,查詢家人手術進展,惟屏幕一直顯示「手術進行中」,令她坐立不安,坦言不知道還要等多久。

儀器僅設定五個回覆

李擔心家人手術完畢,已從其他通道離去回到病房,遂向手術室外的一名護士查詢,惟對方只說:「唔清楚」。約半小時後,她接獲院方致電通知,才獲悉家人已經完成手術,將於另一通道被送回病房。此時,她才鬆一口氣,並坦言該查詢系統根本無助減低家屬焦慮心情。

「手術室病人追蹤系統」是威院於去年八月推出的先導計劃,共有兩部儀器,分別設於該院三樓及五樓手術室門外,供病人家屬查詢病人實時手術狀況,減低家屬焦慮。惟該系統只提供五個回覆,分別是「手術預備中」、「手術進行中」、「病人復甦中」、「等待資料中」及「沒有資料提供」。

記者日前訪問多名在手術室外等候的病人家屬,所有人都認為該系統提供的資訊太簡單。其中劉女士的小朋友,因患上無肛症而接受手術,她在手術室外等了兩小時,共查詢該系統兩次,但她認為該系統「有等如無」,所提供的資訊不足,例如欠缺手術完結時間及病床位置等。

威院輪籌App設計失誤

「威院急症先phone」App亦被指未發揮功效。該App推出逾一年,下載次數約七千次,日均下載次數僅十六次。該App其中一個功能是,顯示威院急症室現在診症編號及等候人數,定時更新,方便候診病人預計輪候時間。

「呢個系統設計,似乎冇考慮急症室設有分流制度,被列作緊急嘅病人會獲得優先處理,令診症編號出現『跳號』情況,有時跳咗十多個號碼,好似依家咁,由九百九十號,又跳回九百七十九號。」在急症室輪候的病人王先生坦言,「咁搞法,好難估計輪候時間。點解唔可以好似酒樓等位咁,將分流制度級別分為A、B、C等,輪候編號分A1或B1?咁做方便好多。」

另一個所有公院藥房使用的「e藥通」App,輪候者可知道取藥籌號的輪候情況。醫管局於一四年六月推出該App,至今逾兩年半,但總下載次數只有近四萬次,日均下載次數僅約四十三次。記者於多間公院隨機向五十多位等候取藥人士查詢,九成受訪者稱不知道有該App;九成五人則指即使知道也不會下載。輪候取藥的周小姐認為,長者更加不懂使用該App。

不切實際 議員促改善

立法會議員郭家麒直斥,該三個資訊平台並不切合實際需要,並促請院方盡快改善,而日後推出資訊平台時,宜先諮詢用家意見。威院發言人指出,院方明白家屬或會希望透過系統得到更多資訊,如餘下手術時間、病人情況等,惟手術詳情須由醫生向家屬講解,而手術期間醫生要專注工作不能分心接受查詢。至於另外兩個App,醫管局及威院發言人指上述Apps均運用現有資源,透過不同宣傳渠道讓市民認識。

圖/文:專案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