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浸大研能量收集器 環境及體溫差發電
陳茂興設計的「便攜式能量收集裝置」,可利用環境與人體溫度的溫差發電。
【本報訊】外出時如碰巧手機無電,將來自己也可以「發電」為手機充電。浸會大學物理系研究團隊設計的「便攜式能量收集裝置」,將環境與人體溫度的溫差轉化為電能,可啟動電子裝置。研究團隊將繼續研究柔軟度高、無毒的半導體物料,冀將來可研發出可供人類穿在身上的能量收集裝置,為智能電話充電。
香港科學館「科訊廊」昨日起至八月展出由浸會大學物理系講師陳茂興及其研究團隊提供的「便攜式能量收集裝置」,裝置由兩塊半導體組成,分別感測人體體溫和環境溫度,利用兩者的溫差發電。參觀者只需將手掌放在裝置上,便可藉着溫差,啟動LED燈和玩具風扇,並可測試自己輸出的熱電功率。
研發物料冀着上身
參觀者只需將手掌放在裝置上,便可藉着溫差發電。(陳德賢攝)
陳茂興指,即使溫差少至只有攝氏一度,亦足以發電。以人體皮膚表面溫度約攝氏三十五度、一般四周環境溫度為攝氏二十度,形成十多度溫差,對發電最理想。但他指出,目前能量收集裝置所輸出的電能,不足以供智能手機充電,科學界正努力研發可穿在身上的能量收集裝置,增加身體接觸到半導體的面積,輸出更多電能。浸大研究團隊正着手研發一些具柔軟度、可屈曲及無毒的半導體物料,以方便穿戴和增加發電的效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