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童肚痛瀨尿情緒病先兆

已經戒片的兒童無故在學校「瀨屎瀨尿」,可能是情緒病先兆?有精神科專家指出,多達九成的兒童有情緒壓力時,會反映在生理狀況上。最常見是「肚仔痛」,不少家長見子女經常說肚痛,以為他們懶惰找藉口逃避上學。但真正原因可能是長期在學校遇到不愉快的事,家長應提高警覺,以免子女形成情緒病。

精神科專科醫生張漢奇表示,兒童可能因無法適應學校環境、功課壓力大,或遭同學欺凌,從而表現不愉快或緊張,這些屬於正常情緒反應,持續時間一般較短。但若兒童情緒出現長時間波動,經常發脾氣或「扭計」;並伴隨行為改變,例如不肯進食,甚至有發燒、嘔吐等生理反應,不排除已演變成情緒病。他指出,曾有小朋友因覺得老師惡,經常怕被責罰而「瀨尿」。

「諗起唔開心事 就唔舒服」

除了學校環境,兒童情緒也隨父母關係轉差而變化。張漢奇說,曾有五歲男童性格一向乖巧,成績名列前茅,但卻有一段時間經常「瀨尿」。母親最初不以為意,後來察覺兒子出現「瀨尿」問題,與丈夫因爭吵而搬走的時間脗合,才發現兒子心情大受影響,甚至將父母離異歸咎自己,「係咪我曳,所以爸爸唔返來瞓?」

張漢奇表示,因兒童不懂得表達情緒,家長難以察覺,但往往會反映在生理或行為上。在學校受同輩欺凌或遭老師責罵,他們未必懂得將事實宣之於口,但一出門上學便肚痛發作,「佢哋未必真係扮肚痛唔返學,可能一諗起返學遇到唔開心嘅事,身體就唔舒服。」兒童情緒問題長期不處理,不但可演變成抑鬱或焦慮等情緒病,更會影響日後性格,或變得孤僻及內向。

在學業競爭壓力大、爭贏在起跑線的社會,兒童或被壓迫得抖不過氣來,父母也迷失而容易忽略子女情感所需。

鼓勵多畫畫反映內心世界

張漢奇表示,家長應多聆聽子女,分享心事;每日應給予他們自由玩樂時間,釋放學業壓力。他建議鼓勵兒童多畫畫,顏色的運用、畫中題材均可反映出他們的內心世界。

父母最大希望是孩子健康成長,但兒童成長過程,病魔或突然來襲,教不少父母感到束手無策。本版與不同專科醫生合作推出系列,連續四個周六刊登,加深公眾對各種兒科疾病的認識。

記者 鍾君容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