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症室App查輪候時間 月底推出

到急症室求診到底要等多久,是很多病人的疑問。醫管局將於本月底統一急症室輪候時間顯示平台,市民亦可下載手機應用程式,即時查看十七間公立醫院急症室,每間等得最耐的一名求診者等了多久,若等超過八小時則不再顯示,市民可考慮是否轉往私家醫院求診。醫管局稱計算候診時間的準確度達九成半,新措施可減省現時由護士估算及更新等候時間的人力,但承認無助分流病人或縮短輪候時間。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連瑋翹形容新措施只是「小修補」,利用手機程式提高透明度。逾半數非緊急的求診病人是長者,他們甚少使用智能手機。他對新措施實際作用存疑,未能解決輪候時間長、醫護人手不足的核心問題。他認為,政府長遠應增撥資源改善基層醫療,如設立廿四小時門診、社區護理站等。

等候逾8小時 不再顯示

醫管局急症科統籌委員會籌劃統一急症室的候診時間系統,與資訊科技組共同研發,預計本月底啟用。委員會科技及服務發展小組主席雷俊達說,目前急症室顯示次緊急及非緊急病人候診時間,無統一計算方式,例如伊利沙伯醫院由護士以人手計算,對護士是繁重負擔。

統一後系統顯示每間急症室過去三小時至六小時內候診病人中,等候最長的時間,但若等候超過八小時,系統就只會顯示逾八小時。

系統每十五分鐘自動更新,顯示於候診大堂屏幕,以及上載醫管局網頁及手機應用程式「HA Touch」。求診前,市民可上網或查看手機,衡量是否轉往私院求診。雷俊達說,等候時間可能因突發事件而延長。

人口老化 複雜個案上升

屯門醫院及博愛醫院急症科顧問醫生劉柱良表示,病人到達急症室後,依病情傷勢嚴重程度分流為危殆、危急、緊急、次緊急及非緊急,首三類病人優先處理,平均每名病人需治理六十分鐘;次緊急及非緊急病人輪候時間長,但平均只需治療五分鐘。

今年一至九月急症室首次求診人次中,首三類病人佔三成六,編配治療他們的醫護分別佔六成及七成半。劉指出,本港人口老化,急症室接收的複雜個案比例上升。首三類病人所佔比例漸增,令次緊急及非緊急病人等候時間更長。急症室每天求診高峰期為中午前及晚飯後,周末或假期後的工作日;冬季及夏季流感高峰期間,急症室不時逼爆求診者。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