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手腳不協調、記憶紊亂及抽筋等症狀,以為腦中風,原來肺癌作怪。荃灣港安醫院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區兆基指出,在各類癌症中,以肺癌最易「上腦」,但徵狀不明顯。他稱,高危人士例如長期吸煙者可考慮定期接受低劑量電腦掃描,較X光照肺更能確定有否患癌,減低帶來錯誤「安全感」的風險。
擴散性腦癌的病徵不明顯,病人發現時或已屆晚期。區兆基說,肺癌可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後者佔多達八成五。外國研究顯示,非小細胞肺癌最常影響肝、骨骼及腦部。相比其他癌症,肺癌相關的腦擴散較為常見。他臨床上遇到不少病例,病人因抽筋、半邊身無力而入院,最初懷疑腦中風,檢查後發現腦內有腫瘤,再追查揭發是肺癌。他說,要視乎癌細胞擴散至腦部哪些區域,如沒有擴散於控制語言、行為等區域,可以全無病徵。
非小細胞肺癌病例中,約百分之三至五為ALK型肺癌。區兆基稱,曾有五十三歲男病人不煙不酒,一一年突然確診第四期ALK型肺癌,癌細胞已擴散肺膜、腹腔內淋巴結,需接受化療及抗血管增生標靶藥。兩年後,病人肺癌擴展至腦部,期間也無徵狀,經評估後需轉用第二線標靶藥,治療約一年後腦腫瘤逐漸受控。
區兆基稱,過往針對晚期ALK型肺癌,若第一線標靶藥失效後,患者只能化療。外國研究顯示,第一線標靶藥對腦擴散患者的顱內反應率低,「唔多分量的藥物可入到腦」,但第二線標靶藥的反應則較佳,而且腦腫瘤體積亦有所縮小,為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