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香港房屋問題老大難

特區政府兩年前公布了最新一期的長遠房屋策略,當中十年規劃期內總共提供四十八萬個單位,其中公營房屋佔了約六成,即二十九萬個單位,而公屋則佔了當中的二十萬戶。這個長遠房屋策略和以前的有所不同,政府會在每年審視策略內的建屋進度,和更新最近的房屋需求估算,務求令這個房屋策略更貼近市場變化。

地區人士反對興建

然而,我們要明白長遠房屋策略只是提供了具體的需求和供應數據,至於如何達到長遠房屋策略裏的目標,卻已不是長遠房屋策略內的分內事;換言之,長遠房屋策略只是一個規劃方案,能否達成規劃方案的指標,卻是另一個問題。

例如,最近當局公布了未來五年的公營房屋供應量,數目上只有九萬多個,和長遠房屋策略裏的供應目標十四萬個單位,兩者有着很大的落差。傳媒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來責難政府,而事實上,公營房屋落成量和需求有巨大的差異,政府即使有理由來支持其「追數」不力,可是政府還是脫不了關係。說到底,在市民心中,政府就是要去解決問題,而不是自己找理由去解釋為何問題處理不了。

從實際的操作上,現在要大幅增加公營房屋供應量並不容易,除了是直接興建房屋的過程需時甚久之外,建屋其實是一個很繁複的工作,當中有不少的前期工夫,例如諮詢地區人士、區議會等,而且更要通過城市規劃委員會的審批等等。不要以為這些工作看來不怎麼樣,正正就是這些看起來不是很直接的會議工作,往往將整個計劃的進度拖慢。

遠的不說,社會上一直在喊公營房屋不足,可是在諮詢地區(特別是區議會)時,地區人士總是反對在其區域內興建公營房屋,是一種典型的不要在我家後院的心態。當議會內是反對興建公營房屋,政府也不可能無視這些反對聲音硬闖,而在城市規劃委員會進行審批時,往往又有不同的陳情團體來抗議,不少的行政效率都在這些環節上耗費了。

而在公營房屋不足的大環境下,政府對可以用來建房的土地也不可能挑剔,結果是一些不理想地塊也要用來建房,建房效率和效益都因此而下降,也對公營房屋落成量造成負面影響。

落後建屋量難追回

而且最影響建房的因素還是土地和建築工人不足,這兩方面的不足已是老問題,但土地不足卻是沒有看到解決的迹象。在《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的諮詢文件中,已明確表示還欠缺一千多公頃的土地,沒有足夠土地根本無可能實現長遠房屋策略內的建屋量。至於建築工人人手不足,這個已嚴重影響建築成本和建屋速度,可是目前卻沒有任何實質可行的解決方法。

眾多不利的因素都在影響着未來公營房屋的供應量,以目前的建屋量和進度,對未來可以大幅增加供應量是不容樂觀。而且我們要面對的一個挑戰是,現在公營房屋數量已是一個很大的落差缺口,加上未來五年的預期供應量又落後需求,假如真的要做到長遠房屋策略內的目標,未來要追趕指標的壓力很大,因為這五年落後的數量要在長遠房屋策略最後五年內補回,這等於是要在最後五年內將公營房屋落成量翻一番,當中的困難可思過半。

而且一個不容抹殺的可能是,在長遠房屋策略最後五年內不能達標,那麼便有可能無法追回落後的建屋量,間接影響到下一個十年長遠房屋策略的建屋目標,房屋問題也只好拖下去,也令這個房屋問題愈拖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