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精神病者屬雙職婦

【本報訊】雙職婦女夾在家庭及工作之間,壓力爆煲。精神科醫生引述數字指出,本港約一成精神病患者屬於雙職婦女,問題不容忽視。「我要確保其他媽咪做得到的事,我都做到,於是愈來愈大壓力。」曾患輕度產後抑鬱的康復者道出箇中問題,呼籲雙職婦女莫鑽牛角尖。

精神健康基金會昨舉行步行籌款,約二百人參加,李女士是其中一名參加者。她憶述,去年二月誕下細女後,為達到社會對「好媽媽」及「好員工」的定義,對自己的期望愈來愈高。她希望八歲大仔毋須補習便做好功課,因此她每日完成自己的翻譯工作後,趕回家變身「老師」指導兒子做功課、又要講睡前故事。

任職翻譯的她,擔心工作出錯,飯碗不保,「唔錯得,但唔會搵人幫手」,所以每晚待孩子上床就寢,又要自行進修,終於出現抑鬱症狀,每日以淚洗面,晚上突然驚醒,體重銳減廿磅。她說,以往最愛逛超市,但病情嚴重時,竟一邊格價一邊喊,「明明係開心事,都唔知點解喊!」

親友「愛的語言」助減壓

她自覺命不久矣,甚至託孤請求家人代為照顧子女,家人始察覺問題嚴重,漏夜將她送入院,接受精神科治療一個月後,她學會放鬆,擺脫負面思想:「唔好將自己睇得太重要,做高官都會錯啦,無咩大不了。」她亦轉換工作環境,轉職壓力較輕的社區朋輩輔導工作。

基金會主席劉英傑醫生表示,雙職婦女患精神病並不罕見,衞生防護中心《非傳染病直擊》曾引述研究顯示,嚴重抑鬱症之中,以十八至三十四歲年齡組別的女性病發率最高,大部分雙職婦女屬此組別。按他個人臨床經驗,曾見過雙職婦女大學畢業剛開始工作即患精神病。他呼籲親友應適時支援,主動表達五種「愛的語言」,包括多讚賞、多交流相處、送小禮物、為對方服務如分擔家務,以及拍膊頭打氣安慰等,已可幫助她們減輕壓力。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