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日前公布《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並展開公眾諮詢,結果惹來一片罵聲,不少人質疑過分開發土地,有「硬發展」之嫌。
出現這種輿論,着實叫筆者感到驚訝。驚訝的倒不是「一片罵聲」,而是還有人認真把這種報告當一回事。二○三○年距今足足十四年,也就是下下下屆特首任內的事,即使實行政黨政治的國家,一旦政黨輪替,繼任人也決不會為前任的期票埋單──事實上,政客為追求選票,只追逐幾年任期內可見的「政績」,長期對國計民生有利的事是絕對不幹的,這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其實也不用說到這麼遠,這邊廂大家熱烈討論誰跟誰最有機會入閘選特首、選委會的組成將對哪方勢力最有利;那邊廂你大談十多年後需要多少土地,又該如何發展,你不覺得高官彷彿活在平行時空麼?
至於由「劏房」局長「波叔」來推銷這份報告,就更讓人噴飯了。今屆政府在房屋問題的表現如何,有目共睹,所謂「住大啲,住好啲」的承諾,不知從何談起。也許應該還「波叔」一個公道,不是他能力不濟,而是「人才錯配」,以他早早洞燭劏房商機的表現,蘇錦樑的位子就該由他來坐。
特首選舉將至,躍躍欲試者眾,筆者以為管治香港最重要的條件,是有叻人肯埋班輔助。須知現在當官不比殖民地時代,由於香港尚未有民主,不少人視罵官的自由為天經地義的「補償」,以致官不聊生,未必人人肯蹚這渾水,如何凝聚有心有力者出仕,是治港大哉問。有人說,「若CY真的沒朋友,何來這麼多梁粉?」問題還真的不在於有沒有朋友,而是有沒有「賢臣」。古人說,「親賢臣,遠小人」,不妨換個角度問,賢臣肯親近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