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作為連接機場「替代通道」的屯門至赤鱲角南北連接路未能按目標時間完工,除了新界西北居民前往機場要繼續「兜大圈」繞經荃灣、青衣、東涌等地外,一旦再發生如去年十月船隻撞汲水門橋致汲水門橋及青馬大橋需全線封閉檢查事故,機場隨時再次「與世隔絕」變成孤島。
幾經拖延才可以在一三年第二季動工的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造價達四百四十八億元,當局為了爭取時間趕工,連接路分南、北兩面「同步施工、分階段通車」,當中北面連接路為長約五公里的海底隧道,隧道直徑相當於五層樓的高度,為免工程影響中華白海豚的生態及海上交通,將史無前例地以大直徑的鑽挖方式,取代傳統的沉管方式興建這條「海龍」。
海底隧道原預計一八年通車後取代大老山隧道成為全港最長行車隧道,亦將是全港最長海底隧道。港府與新界西北居民更希望用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往返機場,再毋須如目前般「兜大圈」繞經荃灣、東涌等區,省回約十五分鐘時間。
根據目標,連接路通車配合日後建成的屯門西繞道,將提供一條直接的策略性道路,連接新界西北、北大嶼山、港珠澳大橋及赤鱲角機場。新道路可大幅縮短新界西北及東涌、機場的行車距離,駕駛者可縮減多達廿二公里的車程,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市民亦可大幅減省交通時間,但南北連接路工程延誤,居民及運輸業繼續要捱「兜大圈」行車多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