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獨家報道 揭部分亂象根源 巴漢拘留獲賠 釀聲請索償潮

【本報訊】香港目前面對的免遣返聲請問題,部分源於法院多年來的多次判決。《東方日報》曾獨家報道,一名多次利用假護照及假身份來港、期間多次犯法及判監,前後纏擾香港長達廿二年的巴基斯坦籍男子,在最後一次被遣返時突提出酷刑聲請,更入稟法院指入境處非法拘留,令入境處由「原告變被告」,終審法院最後裁定港府要就非法拘留而賠償他每日一千元。該案引爆酷刑聲請者的索償潮,截至今年二月,區域法院仍積壓約七百卅宗索償案,該案例亦令超過九成九被羈留的免遣返聲請人需被保釋外出。

法庭多次判決成「指標」

當時終院裁定,進行遣送程序須遵守普通法「Hardial Singh」原則,入境處只能羈留有關非法入境者一段合理時間及該時間內遣返,否則不可繼續拘留。

至於其他具指標性的法庭判決,最先一宗是○四年六月,當時終院裁定,酷刑聲請人生命可能在危險邊緣,港府須就聲請作獨立裁決並符合「高度公平標準」,此裁決導致入境處需引入聲請行政審核機制。

○八年十二月,高院原訟庭判港府必須引入一系列措施,包括在審核酷刑聲請的過程中提供公費法律支援,判決一度導致入境處暫停審核機制,至○九年十二月推出改善機制,才能重新進行審核。

另於一二年底及一三年三月,終院先後裁定港府除需審核酷刑聲請,同時需審核不人道處遇及迫害聲請,致入境處前年三月推出同時處理三項聲請的統一審核機制。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