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自願醫保成敗關鍵

香港面對人口老化已是不爭的事實,人口老化亦引伸出醫療體系龐大的需求,海外眾多經驗都指出,公營醫療系統因這股人口老化而承受龐大的挑戰。在這樣的一個前提下,香港預早籌謀醫療體系改革變得有其迫切性,特別是在現行的體制下,公營醫療體系提供了九成的服務,也由於這個情況,政府在公營醫療體系的補助是巨大的,在未來是否繼續以這個模式營運卻是不無疑問,因此,改革醫療融資有其實際的需要。簡言之,就是目前這種幾乎完全由公帑包辦的醫療體系已經不可行,如何通過醫療融資方案去疏導公私營醫療體系,正是問題的核心所在。

公院輪候時間長

醫療融資其實已經討論了二十多年,但因涉及的是全港市民,以致爭論了多年仍無實質結果,唯一的共識是在八年前的諮詢,結果顯示公眾普遍不接受強制性的醫療融資方案,坊間的說法是既然強積金已是如此不濟,再加一個強醫金自然無法得到支持。

現時政府建議以個人自願醫保作為輔助的醫療融資方案,去年結束的自願醫保諮詢也明確指出一個重點,就是期望市民在年輕時為健康投資,並希望以收費透明化來促進私營醫療市場,藉此調節公私營醫療服務,減輕公立醫療體系的壓力,使公營醫療體系集中服務負擔不起私營醫療的市民。

這個構思是一個良好意願,因為公營醫療系統有政府的高額補貼,所以其收費比私營醫療體系低很多,特別是專科和入院服務,公院和私院的差異更是巨大,這個價格上的考慮令大部分市民因而選擇公營醫療。但這個選擇卻產生了一個現象,就是所謂「小病進私院,大病進公院」,以致公院專科的輪候時間冗長,病人未能及時得到適切的治療。

自願醫保希望可以藉醫療保險方式,去引導市民轉投私營醫療體系,而且在透明化的收費下,病人可以評估醫療收費,增加病人進入私營醫療體系的空間,而這個計劃構思的精髓,在保險產品設計和透明化的醫療收費,兩者是這個自願醫保的成敗關鍵。

醫療收費須透明

首先,要讓市民轉投私營醫療市場,一個可以負擔的收費是頭號考慮。自願醫保計劃會規管保險產品,並且會要求住院保險必須符合一些「最低要求」,以確保產品可以提供應有的保障,政府會設立高風險池並向高風險池注入資金,目的是讓高風險人士也有受保的機會。在保險產品的規管上,可見到政府明白保險收費的重要性。同樣地,亦因保險產品的收費,在開始時是大約每年三千多元,以這樣的收費水平是無法做到大規模的醫療分流,但作為一個起點卻是無可厚非,只要這個起點被證明是可行的,將來的保險產品也會優化和多元化,公私營醫療體系的分流才有可能。所以,在這個收費起點上的後續監察,政府絕不能掉以輕心,因為未來的成敗取決於這個重要起點。

其次是私營醫療體系收費的透明化,因為市民縱然有能力和意願使用私營醫療服務,但面對不明確收費卻會令人卻步。醫療服務的收費比較複雜,因為很多時在治療一個疾病時會有併發症,很難明確定下收費,但這不是收費不透明的理由。對市民來說,一個可以預期的收費是很重要的資訊,只要詳列收費可能,讓市民心中有數,才可以誘使更多市民轉投私營醫療體系。

所以,在未來的自願醫保立法中,我們要注意保險收費的合理性和醫療收費的透明度,因為這兩個重要參數會直接影響自願醫保的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