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語廣播:棕地問題又被政治化

元朗橫洲發展計劃風波驟起,「棕地」成為近期曝光率最高的名詞。其實,棕地並不新鮮,在外國早已有之。

一般而言,棕地是指後工業社會因產業轉型帶來的使用率低或閒置的土地,美國、英國和加拿大都有類似概念,早在約二十年前便開始開發棕地。例如,英國在一九九八年便訂下目標,打算在所有新建築物的發展中,要有六成建在棕地之上,以此來解決住宅和商業用地日益增加的需求。

在香港,棕地的產生與農業式微有很大關係,因為鄉郊愈來愈多農田日漸荒廢,成為用途未明確的棕地。上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葵涌發展成貨櫃碼頭,貨櫃運輸業迅速發展,貨運量大幅飆升。但是,碼頭發展了,卻沒有提供相應的貨櫃場和相關用地。於是,那些棕地便漸漸變成臨時貨櫃場、露天儲物場或回收場等。

香港住屋問題日趨嚴重,「覓地起樓」成為特區政府施政重點。根據官方的數字,新界至少有棕地三百六十五公頃,面積相等於十九個維多利亞公園。這只是官方的統計,民間組織估計,新界約有八百公頃棕地,其中近六成用作儲物和廢物回收,約三成則用於貨櫃物流相關行業。

客觀而言,這些棕地若只作此用途,確屬資源浪費。政府有意用來興建房屋是利民之舉,當中涉及收地賠償和用戶安置問題,如何才能做到各方接受的合理安排,這需要一個協商過程。但有人卻沒有真憑實據,便為政府的諮詢和協商工作扣上「官商鄉黑」勾結的帽子,不僅牽強,且是有心又把事件政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