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教香港史離不開中國元素

當局決定修訂初中中史科課程,建議增加「香港發展」部分,令學生「古今並重」認識中國歷代發展。教育局稱,希望新課程能令學生明白香港在國家發展過程中的角色,加強對社會及國家的歸屬感。

說是要「古今並重」,但愈到近代的議題,當局卻愈顧左右而言他,例如「六七暴動」到底教是不教,便沒有明言。對此,教育局局長吳克儉的回應照例言不及義,甚麼今次是方向性諮詢,未必能列出所有事項等,答了等於沒答。

事實上,要談本港歷史,就不能繞開六七年那場風波。舉其最大者,港英殖民政府的管治手法由以往的簡單粗暴變得較為懷柔,七十年代港督麥理浩推行的十年建屋計劃乃至成立廉署,源頭皆可追溯至六七暴動,目的皆在培養市民的歸屬感,改變「借來時間,借來地方」的觀念──當然,如果不是「反殖」意識有市場,港英當局就不用大費周章鞏固殖民統治了。至於「六四」,更是港人中華意識的一次大爆發,當年連向來「不問世事」的流行歌曲也突然「政治化」起來,黃霑那張聖誕概念大碟中「慈祥鵬過聖誕」、「鄧小平is coming to town」等歌詞,即使今天看來仍相當大膽。

事實上,如不因人廢言,香港過往百多年歷史的確與中國緊緊扣連。除了新界原居民,上溯三代之前,誰的祖輩不是內地來港?香港上世紀中葉以後由小漁村發展成工業城市,得益於大量湧港的難民,當中有擁有資金和技術的富豪,也有大量廉價的勞動力。六十年代的逃港潮,當年有大批市民自發拿着糧食到邊境接濟逃港者,這是超越「親共」、「反共」政治立場的歷史事實,真要編寫香港史教材,這些事情就應以實事求是的態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