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作為中國改革開放最為「高大上」標誌的自貿區,如今面臨大規模鋪開的局面。二○一三年九月,中央決定成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並將此視作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里程碑式大動作,賦予各種權限,推行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一五年四月,中央決定增設廣東、天津、福建自貿試驗區。最近,商務部披露,決定在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陝西等地再新設七個自貿區。
中國擁有堪稱世界上最為紛繁的行政區劃,這當中,「區」又是繁中之繁,有地級區(四大直轄市所屬區)、副地級區(副省級城市所轄區)、縣級區(地級市轄區),這都是國家的正規區。此外,還有大量「准區」、「黑區」,前者指各類開發區、高新區、產業區、聚集區、新區;後者指一些地方私自設立的管理區,這類的區不是國家的正式區劃,無權設區政府,而是設立黨工委、管委會代之。然而,在大部分地方,這些「區」往往級別高配,比正規區還重要。
這就與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實行的園區化政策有關。開放之初,除了中央劃定深圳等經濟特區,各地自主採取了工業園區化道路,設立「經濟開發區」,即將大量工業企業相對集聚在一個生產區域,配備交通、電力、通訊、供水等統一的配套基礎設施,輔之以優惠的財稅、土地、信貸、工商登記等優惠扶持政策,以期帶動經濟發展。由於在規模、資源、管理、成本等方面所具備的競爭優勢,「園區化」在短期內促進了企業尤其是外資的效益提升,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
而後,這種方式被大面積推廣複製,到了家家生火、村村冒煙的地步,幾乎每個縣乃至大的鄉鎮都有開發區,於是分出了三六九等,有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等開發區。在江蘇、山東等東部沿海省份,由於有比較穩固的經濟基礎和地理區位優勢,開發區尚有發展動力和支撐。但在中西部一些地方,因為產業脆弱、資源匱乏、基礎設施滯後,且缺乏清晰定位規劃,不少所謂開發區只有「開」沒有「發」,劃出土地開闢園區,卻沒有足夠進駐的企業,土地廠房大量空置,造成資源嚴重浪費。當地官員只不過將其視作自我貼金的政績工程,人亡政息,沒有長遠考量。開發區之後,又曾流行過一陣「高新區」,標榜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但重蹈開發區覆轍。
從一○年起,內地又掀起「新區」熱。本來中國只有上海浦東新區,設立於一九九二年鄧小平南巡之後,此後多年中國未再審批新區,直到○五年才批覆天津濱海新區。一○年後,新區邁入大躍進行列,數量激增,國家級新區至今已達十七個,各地設立的已不計其數,許多開發區、高新區稍加包裝,換塊牌子,搖身一變成「新區」,簡直是無區不新。但名曰新區,實際仍是老一套,特別是中西部一些地方,政府只為GDP光鮮而大興土木,但新區沒有新產業,新樓盤沒有新住戶,經濟動能不足,形同「鬼城」。
十八大後,自貿區又成為各地競相追逐的新目標。誠然,從理論上說,自貿區所推行的簡政放權、投資便利化、特殊監管等,多是改革發展的趨勢。然當初的開發區、新區又何嘗不是如此,有一大堆理由和概念?國務院每批覆一個新區,各省都大張旗鼓宣傳,省長親自到北京召開記者會。不過僅僅幾年,新區氾濫,效果如何鮮有人提,悄然偃旗息鼓。自貿區的發展如果沒有準確定位、科學評估,會否重蹈開發區覆轍,尚很難講。若然只是將一些原有內容包裝一個新概念,則難免淪為政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