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赤足鞋減跑步傷患

愛跑族揀跑鞋時留意,幾十元一對的「白飯魚」原來可減少傷患機會。理工大學與哈佛醫學院聯合研究發現,穿仿赤足鞋跑步的受訪跑手,小腿及足部肌肉均增加。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助理教授張子熙推斷,穿仿赤足鞋跑步時,小腿後側及內側肌肉承受更多壓力及重力,久而久之,外在足部肌肉增加。當承受力加強了,相信可改善跑姿,同時減少跑步傷患機會。

少托墊 「白飯魚」亦可歸類

仿赤足跑鞋提供最少托墊,足弓沒有機械承托,因此「白飯魚」亦可歸類仿赤足跑鞋。張子熙說,外國曾有實驗對比仿赤足跑鞋及「白飯魚」的功效,結果發現物理學上無分別。不過,他強調,選擇跑鞋關乎跑手個人選擇。

理大團隊招募三十八名來自本地跑會的跑手,他們平均年齡三十五歲,有六年以上跑步經驗,一直穿傳統跑鞋,未穿過仿赤足跑步鞋跑步。三十八人分兩組,其中一組先穿仿赤足鞋接受過度運動半年,再進行指定時間的快、慢跑訓練;另一組人一直穿傳統跑步鞋。訓練前後用磁力共振掃描記錄跑手的情況。結果發現,穿仿赤足跑鞋一組的小腿肌肉及足部肌肉顯著增加,小腿至外在足部肌肉增加約百分之七,腳跟及腳趾的內在足部肌肉增加百分八點八。前腳掌肌肉平均增加一成二,比後腳掌的百分之六點六多。

張子熙指出,仿赤足跑鞋提供最少托墊,足弓沒有機械承托,對內及外在足部肌肉的強度要求更高,從而鍛煉到相關肌肉承受更多壓力及力量。趾關節的運動肌肉亦變得強壯。研究亦有記錄跑手的跑步距離、跑道質地、斜度等,發覺分別不大。

或致肌肉痛 宜慢慢適應

三十六歲的業餘跑手曾穎儀參與研究計劃,她形容穿仿赤足鞋過渡期間,感到小腿肌肉痠痛,及後亦留意到跑步期間使用腳前掌落地比後腳掌多,扭傷情況減少。

張子熙建議,跑手轉穿仿赤足鞋要循序漸進,因為轉鞋初期會出現肌肉痠痛,甚至因負荷太大而有筋腱炎,最保守要安排半年適應期。他提醒,患糖尿病的跑手要留意穿鞋後,腳掌會否被磨損,若感不適應停用。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