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民調不可盡信

每逢區議會或立法會選舉臨近,由大學或專業民調機構主持的選舉民調均受到政黨及媒體的關注,以民調結果來推測選情走勢以至候選人勝選的機會。誰是大熱及誰會落選,都是政圈熱議的話題。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一向被政界視為箇中的權威,每逢立法會選舉,港大民研例必獲得多家傳媒機構的贊助,推出所謂滾動民調,按慣例作出預測。與上屆相似,港大民研會就超級區議會及分區直選,以電話調查方式,了解全港性及地區性選民的取向,然後公布結果,作為各方的參考。

今年的情況比較特別,泛民陣營未能有效溝通協調,減少黨派之間的互相競逐,令票源重疊而被分薄,港大民研的重要性更形突出。泛民各黨派較以前更加依靠定期公布的選情變化來作出必要的策略性調整,尤其在選舉的衝線階段,其參考價值就更高。

問題是,分區直選民調的隨機取樣數目偏低,誤差率較高,因而受到政黨的質疑。不論支持度高或過低的候選人,都非常懷疑港大民研的調查預測,直言結果不可盡信。泛民政黨最不滿之處,在於調查員只讀出名單排首位的候選人名字,而非首兩名,結果令各黨由重量級議員為新人抬轎的策略無法有效發揮作用,亦難以真正了解選民的取向。

港大民研主持人承認隨機樣本少,確有不善之處,答應選舉前數天會增至六百個以上,是早期的三倍。問題是會否太遲,因而影響到選民的策略性配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