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調查無問題 思想出偏差

二○○三年反對二十三條立法大遊行之後,朝廷大大加強了通過各種管道對香港實際情況的了解,對香港民意民情民隱的了解。毛皇帝說過,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他老人家還多次強調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這個「光榮傳統」在二○○三年之後,在中央制訂香港工作方針問題上有一番氣象,這是香港各界強烈感覺到的。

根據《實踐論》的觀點,調查研究是制訂正確方針的基礎性的東西,這方面若做得不好,就不可能真正、全面、客觀、深入了解情況,制訂正確的工作方針,解決矛盾和問題,只會把事情辦糟、搞砸。不過,合格過硬的調查研究、了解情況也不能自然而然的就制訂出正確的方針政策,還必須有正確觀點和指導思想,對調查來的東西和了解到的情況做一番深入細緻的「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工夫。

這些年,香港的情況是,朝廷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各路人馬跑到香港了解情況,上交了數不清的調查報告。然而,朝廷由此制訂的對港工作方針並沒有達到解決問題、令香港形勢不斷好起來的結果,而是矛盾愈來愈尖銳、深化,問題愈來愈嚴重,香港民怨愈來愈大,對中央不信任感變強,中港情義愈加疏離,在香港年輕人之中,「分離」、「港獨」思潮興起,正在向整個中產「侵蝕」……

今次立法會選舉,若有鼓吹「分離」、「港獨」的人當選,那一定不是僅靠「年輕首投族」,一定還有中產選票,一定有過往反對派激進勢力的票源。

對香港形勢變化、民心走向,朝廷非常了解,早已有了制訂工作方針的發言權,然而用甚麼樣的思想對調查所得進行指導形成實事求是的工作方針,則出了問題。事實證明,用一味鬥爭、加強全面管治權為思想指導制訂方針解決香港問題是行不通、適得其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