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屋貴逾六成劏房戶慳住食

【本報訊】公屋輪候時間平均增至逾四年,住屋開支增加令基層家庭生活百上加斤。食物回收機構民社服務中心調查顯示,逾六成受訪低收入家庭以壓縮食物開支應付租金昂貴問題。其中,有四人劏房戶因業主加租變入不敷支,每日三餐僅得二十五元買餸。民社表示,過去五年共向一百九十二萬人次,轉贈逾一千六百噸回收食物,平均每天幫助九百家庭紓緩食物開支,建議港府加推以「開支為本」的支援基層日常需要措施。

團體回收食物轉贈基層

民社服務中心二○一一年起,逐步在深水埗、黃大仙、九龍城、屯門及油尖旺區推行「食物回收助人計劃」,累積接收合共一千六百七十四噸剩食,今年首六個月回收量有十四萬六千一百七十二公斤,包括油米丶蔬果、肉類、罐頭和麵包等,平均每日轉贈予九百五十個低收入家庭。

機構今年三至六月調查一百個主要居於劏房的家庭,結果有三成二受訪者的住所沒有足夠空間煮食,逾六成人認為「現時住屋開支影響家庭膳食」,其中有三成四人選擇「食少餐」、五成九人會「少吃奶及肉類等有營養食物」、八成一人會「食得求其」,如以麵包或即食麵充正餐。

輪候公屋六年的阿嫻有兩名就讀幼小子女,丈夫獨力工作月入約一萬港元,因劏房加租至逾六千元,遷往較偏僻的屯門區村屋,說每天僅得二十五元買餸,早午餐均以麵食為主,過去連續四年的晚餐只有「一碟蒸肉餅丶搭幾條青菜」,及至每周從民社領取白米及凍肉,情況才改善。民社項目統籌方穎玲建議當局加推食物銀行或食物回收計劃等紓困措施。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