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旱災促使東深供水系統興建

【本報訊】東江水輸水管的鋪設,源於六十年代的水荒。根據資料,一九六○年,香港政府跟廣東省達成協議,一條直徑一點二米的輸水管遂於同年建成及開始輸水到香港。惟於六三至六四年間,香港因降雨量不足出現嚴重旱災,加上人口不斷增加,一度需實行制水措施;促使東深供水系統興建,並於六五年竣工。經歷三次擴建工程提高供港水量後,當局再在二○○○年展開歷時三年半的「東深供水改造工程」,斥資四十三億元人民幣,採用封閉式設計建造全長約八十公里的輸水管道,確保輸水過程不受污染,保證香港每年最多可得十一億立方米的供水量。

港東江水管分三路線

香港境內的東江水輸水管全長約七十一公里,直徑可達二點四米,最少只有四十八吋。東江原水途經東莞及深圳的各個泵站,繼而被輸送至近邊境的木湖抽水站。抵達香港後,東江原水會沿東面、西面及中央三個主要供水管道路線,透過四條主要輸水管,分送往大欖涌水塘、萬宜水庫、船灣淡水湖及各個濾水廠。而今次爆裂的水管屬於中央路線,淡水自木湖抽水站經大埔橋頭涵洞輸往大埔頭抽水站,再送到大埔濾水廠、沙田濾水廠或船灣淡水湖。

當局又為輸水管制訂維修計劃,設立專責隊伍,定期巡察東江水輸送系統及作定期維修,包括檢查及修補管道內壁的防護層,和修剪輸水管旁的雜草。另外,當局○八年展開「東江水管和獅子山隧道水管更換及復修水管計劃」,針對位於羅湖、大窩及獅子山隧道內全長約十九公里的老化水管,進行改善工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