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被拉倒,令醫務委員會改革再淪空談。中文大學醫學院前院長、「微創之父」鍾尚志昨日批評醫委會官僚作風多年未改,病人投訴程序拖得太久,但政府提出的醫生註冊條例草案亦存在根本問題,如提出在醫委會增加四名委員,既無助加快投訴,更屬「大家嘥大家時間,始終係架構嘅問題(未解決)」。病人組織則認為,改革醫委會或需時三至五年,他們已聯絡約十個病人組織開會並取得共識,包括要求增加醫委會業外委員比例、設立獨立投訴機制等,望可加強病人權益。
近年行事低調的鍾尚志於○四年退任醫委會委員,他上月剛於報章撰文,指醫委會秘書處及律政人員由衞生署及律政司指派,其官僚作風拖長宣誓、取得醫療報告等程序。
昨日出席一個活動後,鍾尚志又指醫委會需要改革,並回憶當年擔任醫委會委員時,有投訴人指控醫生為父親進行未經證實有效的治療方法,病人最終死亡。他感觸地說:「我還記得她(死者女兒)的表情、說話,我覺得我們欠了她。」他強調,投訴程序糾纏日久,對病人及醫生都不公道:「投訴人唔係要乜嘢,只係想要一句公道說話,等爸爸死得眼閉。」
然而,鍾亦指被投訴的醫生在處理投訴期間,需費神處理法律程序,亦擔心案件影響工作或日後保險事宜,故強調需取得平衡,既維護專業自主,又可加快投訴。
醫學會早前成立專責委員會,要求醫委會秘書處訂立服務承諾。該會會長蔡堅表示,醫委會決策會議已經否決有關動議,他們將修改部分字眼再提交,預計可縮短投訴程序一半。他強調,醫生及業外委員增加數目需一致,不會就業界的專業妥協。
然而,病人組織已表明杯葛醫學會改革討論,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更質疑,以行政措施只能縮短投訴程序半年,是中短期內緩兵之計,長遠必須修改法例。他亦不同意政府職員就是官僚:「樽頸是初級偵訊委員會只有一名法律顧問,(醫委會)如何不官僚都改善不到。」他表示,將於選舉論壇要求反對草案的議員解釋立場及日後取態,待十月新一屆立法會履新後,望在三方平台與業界及立法會議員溝通;現時,他們已聯絡約十個病人組織開會並取得共識,提出包括要求增加醫委會業外委員比例、設立獨立投訴機制等的改進措施。
另外,鍾尚志辭任中大醫學院院長後,到世界各地義診及業餘攝影,他任評審之一的仁安醫院二十周年攝影比賽昨日舉行頒獎禮,得獎作品於仁安醫院尖沙咀分科中心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