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選舉造勢各出奇謀

政治議題主導九月的立法會選舉,非常明顯;民生議題有待提升,毋庸爭議。現在距離立法會選舉日只有三星期,社會整體氣氛平靜,按照傳統經驗,選情對建制派陣營有利,鐵票效應或有望發揮,對傳統泛民構成不可低估的壓力。

職是之故,泛民須借助造勢來刺激氣氛及提振基本盤之士氣,盡力動員支持者謹記屆時投票。民陣突然在七一遊行之後再發起遊行,以反對政治篩選為主題,呼籲市民遊行到特首辦表達不滿,據悉泛民政黨將積極參與。

遊行造勢是慣用策略,通過媒體帶出政治議題,向對手施壓,既可增加曝光率,又可刺激社會氣氛,兼讓支持者宣洩不滿,然後轉化為一股政治動員力,直衝選舉目標。

至於本土派,為與泛民分庭抗禮,除拒絕參與遊行,視之為多此一舉,更有可能狙擊遊行,佔領運動撕裂泛民與傘兵組織的關係,後者逐步發展成本土派的新勢力,祭起自決與港獨的旗幟,互別苗頭。

有趣的是,建制陣營則力求保持社會氣氛平穩,不出現「政治高溫」,參照過往行之有效的經驗,四年一度的奧運會剛好於選舉前結束,邀請國家隊金牌運動員於八月底訪港,近距離與市民接觸,有助加強愛國教育,在青少年中抗衡港獨思潮,實行以歡樂對抗仇恨,向本土派叫板。街頭、公園與運動場都成為選舉角力的場所,各出奇招,吸引選民的眼球轉動,為「世紀之戰」加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