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拉布成議會新常態

第五屆立法會會期日前正式完結,留下多項空前紀錄,其中流會次數多達十八次,僅過去一年即達十一次。在公眾心目中,立法會議員未能克盡厥職,為公眾利益盡責把關,反以各種難以服眾的理由為未能出席會議導致流會作詭辯。

作為民意代表,經選民投票進入議會,議員的責任是要監察政府施政,包括政府提交的法案、官員工作有否失職,以至公帑的運用有否浪費等等,出席各種會議,為市民的利益發聲,是最基本的要求。流會正是失職的表現,不容狡辯。

過去一年流會尤其頻密,後期議員連道歉也欠奉,實在厚顏無恥,愧對公眾。流會增加的直接原因與拉布及點名兩大不正常手段密不可分,殆無疑問。

拉布本來是少數派議員反制主流派或政府強權的手段,但不可濫用。立法會既要監察及制衡政府,也要在配合政府行政上取得合理平衡。正如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指出,「良好的行政立法關係是既能互相制約,亦能為社會謀取最大利益」。

可惜,拉布已成新常態。過去四年任期,立法會接近一千五百次響鐘點算法定人數,導致破紀錄的十八次流會,虛耗近四百五十小時的開會時間,等同浪費掉一億元公帑。倘若把延誤工程項目的超支損失計算在內,更是數以十億元計。

展望下屆議會,若激進派議員的人數有所增加,恐怕拉布將變成「超常態」,議會空轉將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