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到病除:藥物實驗對照 監察副作用

每種藥物都有副作用,在研發的過程會不斷監察藥物對人類的影響。通常會把接受實驗的人分為兩組,一組接受藥物,另一組接受安慰劑(即無藥物成分)。透過統計學的分析,得知接受藥物的一組在對照下實際出現的副作用,待足夠的實驗個案後便呈上有關數據予註冊部門,衡量藥物所帶來的好處遠較壞處多時,註冊當局才准許該藥銷售。

應依從醫生指示服藥

例如患有費城染色體陽性之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人士,可透過酪胺酸激酶抑制劑控制病情,藥物包括伊馬替尼(Imatinib)和尼洛替尼(Nilotinib)等。透過標靶藥物,能針對「費城染色體」的Bcr-Abl基因,使它產生的酪胺酸機酶不再刺激造血幹細胞,將白血病穩定於慢性期。不過,小部分病人服藥後出現急性肝衰竭情況,因此用藥前必先為病人測試是否丙型肝炎帶菌者。

除了藥物有其好處和壞處外,政府的施政,每個政策亦會帶來好處和壞處。委任親信到大學的管治委員會,干預大學的校政。結果使市民乃至醫生對當局所建議的事情都充滿懐疑,導致新政策未能實施。藥物的副作用靠藥劑師解釋,使病人了解、認知並依從醫生指示服用藥物;議案的解釋就得依靠局長和政治助理多加努力,向未來的議員多費唇舌了。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