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代領導人最近在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淨化黨內政治生態」,特別強調那些陽奉陰違、阿諛逢迎、弄虛作假、不幹實事、會跑會要的幹部沒市場、受懲戒,倡導清清爽爽的同志關係,規規矩矩的上下級關係。老朽自書警世格言聯掛於書桌,聯曰:「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可惜「與有肝膽人共事」可遇不可求,卅年教學生涯,真有肝膽者,可謂如傻小子中狀元——難得!
再說要「實現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在中國專擅的政治生態尤其難。何以故?老朽近讀劉仁文的《司法的細節》倒領略了多少原因。作者指出「個別案件中存在領導打招呼的現象」,打招呼多種多樣,早前香港的「行李風波」,大家都爭相討論「特事特辦」是否與「特權」有關,眾聲喧嘩,十分熱鬧,最後還是不了了之;而內地的「打招呼」則更多姿多采,譬如不必文字「批示」,而是電話、微信甚至心領神會。
現實中,作者指內地的一些法院及檢察院卷宗都有兩套:一套是正本,一套是副本,正本是可以對外公開的,而副本裏面則包含了一些不宜公開的內容,如有關領導和上級部門的指示或批覆等。這些正副本,若然都按規定必須公開,這種陰陽卷宗還會存在嗎?誰都知道陽光法的好處,誰都明白要建立科學法治體系的重要,可是,國人長期活在制度紕漏、潛規則盛行的國度,單靠「學習」,恐怕難有成效。
老朽認為先要去掉好些不按程序的陋習,譬如堅持不「破例」,不要拿「特權」說話,因為再小的口子都可成為再次破例的「榜樣」。此外,不合程序公義的不要「上演」,像一些案件法院未審判,嫌犯便上電視懺悔,予人道德審判先於法律審判的感覺。法律若然如此苟且,權力尋租現象自然愈演愈烈,此為政治生態難淨化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