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七一遊行政治圖騰

七一遊行人數自○三年以降,呈波浪形,時高時低,多少反映市民對政府施政及政制改革的滿意度。一四年人數呈近年新高,與爭取政改由港人話事有關,去年大幅回落,毫無疑問,與政改挫敗及佔領運動無法改變政治現狀所產生的無力感與失落感有關,毋庸爭議。

特區政府及中央非常在意人數的多寡,皆因一旦人數眾多,負面的演繹,直指管治無能、盡失民心及社會危機即將爆發等攻擊性言論鋪天蓋地而來,對公眾產生難以估計的負面影響。相對而言,人數較少,就容易應對。

今年的人數,根據學者及警方的估計,與去年大致相若,應該略有增加,但斷無可能如民陣所言,高達十一萬。由於本土派拒絕參與,遊行中年輕人的身影明顯疏落,以中年人居多,也就不難理解。有趣的是,遊行路線兩旁所擺的街站卻是破紀錄的多,逾百之眾。泛民組織固然不遺餘力派傳單及籌款,本土派亦蜂擁而至,把握機會宣傳政治主張及拚命勸捐。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不少名不見經傳,甚至剛剛成立的小眾團體也不甘後人,要充分利用這個每年一度、最多人參與的遊行,通過街站讓公眾認識。

說七一遊行「點止遊行咁簡單」,一點不錯,難怪傳媒、特區政府、以至中聯辦都留意一切「有趣的人和事」。相信明年七一遊行會有新主題、新面孔,說不定街站將更多。七一遊行已成政治圖騰,每年一次,讓市民宣洩不滿,讓政治組織增加曝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