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局現在外弛內張。外弛,因為佔中、反政改之後,反對派的主張得不到社會大多數支持,再沒有甚麼藉口發動民眾,無論是立法會新界東補選或銅鑼灣書店事件,即使個別媒體和政客大做文章,也熱不起來。當大學生申請司法覆核被駁回或需支付訟費一百多萬元,司法覆核的政治手段便一下子變成無用。我們還看到立法會內的拉布、流會,除了唏噓感嘆,在哪一個政治陣營都引不起任何熱情。
內張,不是當前政治,而是九月的立法會選舉、明年的特首選舉,各方都在密鑼緊鼓的動員、組織、造勢。由於香港政治變得愈來愈碎片化,各方拉攏、計票的活動在表面之下不停地加強,形勢也在不停變化。
對於政黨、政客乃至他們背後的勢力,立法會議席是權與利,勢在必爭。至於爭了之後會怎樣、該怎樣,多不在他們考慮之中。不過,對於香港社會,乃至對中國整體,選舉變化反映出來的政治勢力消長可能並不十分重要。以現屆立法會來看,建制派的多數議席也抵禦不了拉布、流會,梁振英行政主導的政府亦陷於半癱瘓狀態,無論政府怎樣在背後努力,結果給出的客觀情況還是不作為或少作為。下屆的立法會,相信激進議員會更激進,拉布、流會可能更多,政府施政在內外因素影響下,也可能同樣寸步不行。
不管梁振英是否連任,都很難期望政局會變好。若政治、政策沒有大變,香港便不死不活地拖拉下去。變或不變?怎樣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