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文憑試放榜,成績最好的學生必扎堆湧進醫科專業,當中有不少人是為了實現治病救人的理想,但不排除部分人衝着錢途而來。本港醫生地位高,待遇好,關鍵在於醫生市場相對封閉,醫委會被指作為一個勢力龐大的利益集團的代表,令任何開放市場的努力都成為徒勞。
港府曾致力引入海外專才,彌補醫護人手不足,多年來成效甚微,原因是香港有一個看不見摸不着的壁壘。更莫名其妙的是,醫界不僅反對向外開放,也反對向內開放,港府提出醫委會改革方案,增加四名非業界委員,稍稍改變醫委會「醫醫相衞」的形象,本來是應付民意之舉,結果竟遭醫界群起反對。
反對改革的理由五花八門,包括梁振英欲通過委任新委員,操控醫委會,又說改革的目的是降低醫生准入門檻,為引入內地醫生鋪路。將改革與內地、梁振英扯在一起,看似一着妙棋,其實是低估市民的智慧。目前醫委會二十八名委員,二十四名是業內人士,四名業外人士,即使業外人士增加一倍,在醫委會仍佔少數,改變不了專業自主的格局。再說新增委員由病人關注組織選舉產生,特首委任只是走程序,這些人並非木偶,豈是港府能操控得了的?
流水不腐,戶樞不螻。社會也好,業界也好,有競爭才有進步,一味閉關自守,近親繁殖,注定墮落。馬尼拉槍擊案受害者易小玲在本港醫院接受三十七次整形手術,始終無法解決問題,到台灣求醫一次就搞掂,香港的醫生是否想像中的專業尖端,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