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二○一三年以入息中位數制訂貧窮線的方法,一直被質疑未能反映貧窮實況。社聯與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則以「生活匱乏」進行調查,以各項生活條件是否達到社會普遍標準量度貧窮狀況,發現本港匱乏率達百分之十四點五,當中以獨居長者群組最為嚴重,匱乏率達百分之三十七,各項目生活條件中則以醫療的匱乏情況最嚴重。負責調查的學者建議,政府應結合匱乏情況及入息,制訂針對性政策以解決貧窮問題。
調查是根據十四項生活重要條件,包括家居設施、食物、衣物、醫療、社區設施和服務,於二○一四年訪問近二千名市民,了解他們的負擔能力。受訪者如有兩項或以上不達標,便會定義為「匱乏」。調查發現,一四年本港的整體匱乏率為百分之十四點五,但獨居長者的匱乏率則達百分之三十七,遠高於長者整體水平百分之廿二。
各項生活條件中,醫療的匱乏情況是最嚴重,約百分之三十四受訪者無法負擔定期牙齒檢查,約百分之十三無法負擔有病時看私家醫生;其次是社交活動,約百分之十三未能夠每月與朋友或家人參與餘暇活動。
中大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黃洪指,曾檢視被訪者的低收入狀況,結果發現在匱乏群組中,只有約百分之三十四為低收入人士,顯示現時單以收入作為量度標準,並不能完全反映市民的貧窮狀況,認為貧窮人口實際數目較政府公布的更高,建議政府應結合匱乏情況及入息,制訂針對性政策以解決貧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