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吳建民與五個「民」

今天想談中國資深外交官吳建民與五個「民」,第一個「民」是吳建民本人。吳活躍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先任外交部新聞發言人,後任駐法大使。在電視時代,這位官拜副部級的儒雅大使,媒體露面機會相當多。退下來以後,不管是在外交學院、全國人大、國際展覽局任職,還是任外交部的諮詢委員,其實都是閒職。特別是網絡時代有新的標準,他作為不怎麼使用社交媒體的老派人士,雖然很勤奮,經常參加會議、發表演說,但並沒有引起公眾的特別注意。

車禍身亡 引發熱議

這些容易理解,外交畢竟是個專業領域,離普通人的生活和接觸比較遠。正常的出訪、講話不是新聞,除非遇上發言人姜瑜「法律不是擋箭牌」的名言、外交部長王毅關於人權對記者的發飆,才會引起輿論的熱議。吳建民最近一次引人注目,是和《環球時報》主編胡錫進的文章論戰。吳被認為是鴿派代表,而胡及其掌控的媒體被認為是鷹派陣地,雙方各有擁躉。二人雖只來往了一個回合,但由於網絡的熱議,一時間頗引人注意。

當然,最引人注意的還是吳建民日前不幸去世,非常意外是由於車禍罹難。這樣的事,印象中國際上是多年前戴安娜王妃的香消玉殞,國內是青年諧星洛桑酒駕的車毀人亡。此番吳突然辭世的消息,由於其名人效應,在社交媒體流行的時代,再次引發熱議。

就像之前楊絳女士去世後的議論一樣,這次關於吳建民也出現分化,一派是吳生前批評過的民族主義分子,其中就有鷹派,他們對其去世不以為然,覺得這對中國外交的影響並非壞事,甚至還有人說風涼話,認為這是美國的損失。這些人一直認為吳是軟弱外交的代表,需要「補鈣」,甚至斥責其為「賣國賊」。

和上面民族主義派相對的,大概可稱為民主和平派,他們對內反對民族主義的叫囂,批駁一些媒體和軍方人士的煽動;對外主張認清世界大勢,走和平發展道路,多合作、談判,少衝突、對抗。雖然中國實力增強在崛起,但也應該改善軟實力,開展文化外交,多交朋友少樹敵,增強感召力。

囿於體制 貢獻不大

但民主派其實也有分歧,他們在國際政治民主化、爭取自由平等的和平外交方面,和吳大使一致;但在國內政治民主化方面,認為吳並沒有甚麼貢獻。吳在國際上為中國糟糕的人權辯護,維護當局對劉曉波的監禁和立場,更受到民主派的指摘。在他們看來,吳就像晚清外交家郭嵩燾、曾紀澤,能夠睜眼看世界,認清時代潮流,開展靈活務實的外交;但囿於體制,其貢獻和觀點被誇大了。吳的言論在自由知識界看來只是粗淺的常識,而由於身份和業務的限制,他對作為外交基礎的內政民主變化並沒有甚麼觸碰。

吳在多次的媒體訪談中,指出他主要是反對「二民」: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這雖然為自由派所讚賞,但他們認為吳少了另外兩個「民」:民生和民權。中國確實強大了,有了世界上最有錢的政府,但是牆內開花牆外香,外交取得了極大的進展,投入了相當的精力和財力,國內的民生福利卻差強人意。

民生問題的根源在於民權。由於民權難張,民眾對內缺乏權利參與決策、分配和監督,對外更是難以參與外交事務,對外交的認同感不強。和一些人狂熱地主張開疆復土、收復釣魚島不同,另一些人認為我連房都買不起、上網都有牆,釣魚島收回來又能怎樣?重要的是首先改善國內的民生民權。

因此,在悼念吳建民這個「民」時,還有「民粹主義、民族主義」和「民生、民權」籲求,影響到對他的評價,而這也是當局需要平衡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