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聯的調查顯示,非學位的專上學歷畢業生收入並不理想,近六成四月入不足一萬五千元。這表示完成一些副學士或證書課程並不能提高競爭力,在人力市場上並沒有優勢,可能與一些職業培訓課程或高中畢業生的市場價值差不多。
早年政府大力推動副學士及非學位課程,因為當時經濟環境並不理想,如果大量中學畢業生投入勞動市場,會造成嚴重就業供求失衡,將有大量中學畢業生失業及失學,於是政府鼓勵各大專院校提供非學位課程,使中學畢業生繼續留在學習階段,既不會惡化勞動市場供求失衡的問題,也可以幫助中學生自我提升,加強競爭力。
由於政府在推動非學位課程發展的過程中提供的支援極少,而所有非學位課程都是院校以自負盈虧形式經營,成本是完全轉嫁到學生及家長身上。另外,這些課程的數量發展急速,有院校並不能同時兼顧質和量,一些課程的質素是令人質疑的。在此情況下,學生讀非學位課程需要付出高昂的學費,但未必得到優質的教育。
後來院校為了滿足副學士畢業生繼續升學的需求,開辦一些自負盈虧的學位課程,同樣地,不少院校未能兼顧質素問題。由於課程參差,未必能幫助畢業生提高競爭力,這些自負盈虧課程的畢業證書,在市場上不是很有說服力。因此,對不少非資助學位或非學位課程的學生而言,可能是浪費金錢,也浪費青春。當然,如果我們將大專教育視為人本發展,這些課程仍有可取的地方。但如果我們是期望幫助學生提高在市場的競爭力,事實告訴我們,效果不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