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日棄五百二十萬個膠水樽,有環保團體根據環保署二○一四年都市固體廢物統計數字,計算出當年回收率低得只有一成四,情況極不理想,而作為生產水樽的飲品製造商每年以低價購買食水,賺取厚利,故環團促港府盡快就塑膠樽生產者責任制立法,讓飲品製造商承擔回收責任。
環保團體綠惜地球主席兼香港大學地理系博士李煜紹指出,飲品製造商現時只需付四元五角八分便可向水務署購得一千公升食水,從而生產出二千支五百毫升的樽裝水,若以超市零售價每支四元四毫計算,收入高達八千八百元,較食水成本漲價一千九百二十一倍,而四元五角八分只是水務署應收成本的一半,代表納稅人變相補貼飲品商五成的買水開支。二○一三年銷量高達四點一八三億公升,創造出三十二億元的市場價值,足見飲品製造商利潤可觀。
總幹事劉祉鋒認為,各方均可為減少棄置膠水樽出一分力,故建議飲品商推出進取回收膠樽計劃,而市民若要滿足飲水要求,則應自備水樽,減少買樽裝水;團體亦正籌備推出約章,邀請政府部門、大學及企業等單位簽署約章,承諾不會在舉行會議及辦公地點提供及派發樽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