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委會憂「樓宇更新」存圍標

【本報訊】樓宇翻新維修不時出現圍標,業主被迫攤分天價維修費。競爭事務委員會根據市區重建局及房屋協會五百個「樓宇更新大行動」項目資料分析,認為有一定程度的操縱投標行為,當中不少顧問公司及承建商多次一同投標,看來互有關聯,中標機會亦較高。研究又發現六成半顧問公司出標低於成本價,令人懷疑是為贏取招標項目而用超低價入標,將維修翻新工程交予特定承建商,從中得益。全港業主反貪腐反圍標大聯盟指無人願意做蝕本生意,認為相關顧問公司只是「蝕頭賺尾」,呼籲小業主切勿貪平。

競委會昨公布「就住宅樓宇翻新及維修市場若干範疇進行的研究報告」,分析了競爭條例去年年底生效前,五百個工程項目的保密招標紀錄,涉及七百份標書。業主進行樓宇維修前會先招標聘請顧問,然後由顧問統籌招標,聘請承建商負責工程。研究發現有顧問或不同承建商出現多次共同投標,看來之間有關聯,中標機會亦多三成。

疑交特定承建商獲利
研究又指,有六成半的顧問公司投標價個案低於估計成本,令人懷疑顧問公司為贏取招標項目而用超低價入標,將維修翻新工程交予特定承建商,從中得益。不過,競委會署理高級行政總監畢仲明指,單憑上述結果不能證明合謀行為確曾發生,需透過調查取得更多證據。競委會又指,自競爭法去年年底生效後,整體收到逾一千宗投訴及查詢,當中有關合謀行為的投訴中,圍標佔的比例頗高。

全港業主反貪腐反圍標大聯盟發言人林卓廷引述專業人士指,顧問公司現時的一般收費為工程費的一成二,但有顧問公司收費竟低至工程費百分之一,曾經有顧問公司在單幢樓維修工程的報價僅二千五百元。

小業主每年損失50億元

他又指現時全港有三至四個圍標集團,涉及數十間顧問公司及數十間承建商,多內定中標者,以輪流中標方式謀利,以每年樓宇維修市場一百億至二百億元計算,接觸個案經重新招標後工程費減半,估計小業主因圍標導致每年損失五十億元。

房協指截至四月底,已發放及預留發放的津貼款額約為十六億元。房協已將六十四宗懷疑異常或回標價高於市場水平的個案轉介廉政公署參考。市建局則表示如發現任何涉嫌可疑行為或不法行動,會轉介予相關執法部門處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