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逾百小時二讀審議的漫長拉布戰役,財政預算案終於三讀通過,這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前後九份預算案中獲得最高支持票的一份。政府終於可以鬆一口氣,社會各界亦期望各項民生福利的撥款可以盡快到位。
泛民激進派瘋狂拉布的策略失效,殆無疑問。拉布的意義在於議會內少數派表達對主流派法案的極度不滿,讓反對的聲音得以展現並爭取民意的認同,從而向對手施壓,迫使對手作出適當讓步,世界各國議會不乏這方面的例子。
問題是,為拉布而拉布而且愈搞愈激,結果只會物極必反。泛民激進派在過去幾年已經以此手段挑戰政府,向建制派施壓,只是「早已有之,於今尤烈」,從反對《版權條例(修訂)》起,逐步變得失控。針對預算案撥款的拉布,九十次點名,導致三次流會,就是明證。
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實行欲擒先縱,深知議會內外早已極度憤怒,卻仍然容許激進派提交二千多項修訂案,最終壓縮至逾四百項,但揚言五月十三日的全體會議必須三讀表決。在死線早定之下,令拉布更顯無意義。由於大勢已去,就連傳媒的報道亦大幅減少,拉布成為「過街老鼠」。
物極必反的意外效應,一是泛民鬆綁了,今次民主黨及公專聯等九名泛民議員轉為支持政府,相信今後更難綑綁「泛民家族」;二是剪布確立先例,下任立法會主席可有先例參照。不過話得說回來,公眾期望拉布退場乃不切實際,拉布料不會就此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