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有多資深的醫生或護士,即使平日已習慣在猶如戰場的急症室「上陣殺敵」,一旦戰場搬到救護車,原來隨時變「初哥」!律敦治及鄧肇堅醫院急症科部門主管簡培基表示,急症室是「靜態」的地方,但救護車行走時顛簸跌宕,空間狹窄,如果醫護人員將平時急救一套照搬上車,完全行不通。該院去年初設立「運送醫學」訓練課程,利用退役救護車改裝的模擬訓練室,讓醫護人員接受運送危重病人的急救培訓。
該院急症科部門運作經理林啟昌表示,救護車運送危重病人時,需急症醫生及護士各一名陪同。醫護人員習慣在急症室工作,缺乏救護車的運作經驗,「即使救護過程冇出錯,但因為唔熟手,可能做嘅嘢兜多咗圈,明明可以短短幾分鐘出車回院,就用咗十分鐘,但救護工作分秒必爭。」因此,課程會設計幾個常見的模擬情景,例如運送過程時病人突然病情惡化,或者儀器出現問題等,訓練學員的應變能力。
該院急症科副顧問醫生鍾堂順舉例,救護車行駛期間「o浪來o浪去」,醫護人員要確保急救器具不會鬆脫,「例如喺急症室幫病人吊鹽水位置貼一重膠布,但喺救護車就要貼多一重,呢啲都係要經驗先知,否則支針甩咗就要再插過。」另一情況是,護士多數待住院病人尿袋滿載時才更換,「但病人上救護車前就要清空咗個尿袋先,否則可能搞到成車都係。」
簡培基指出,「運送醫學」訓練課程主要對象是急症室醫護,該院急症科訓練中心除了擁有模擬病房及電腦掃描室,另增設一部退役救護車,讓醫護人員在真實模擬環境中接受運送危重病人的急救訓練。去年三月開班,課程只有一天,至今逾二百名醫護參與。
醫管局下月初舉行研討大會,本身是急症科專科醫生的劉楚釗為大會程序委員會主席,屆時將詳細講解運送醫學對醫療服務重要性。
記者鍾君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