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門氏菌為常見引致食物中毒的細菌,可引致嘔吐、腹瀉等不適。香港大學醫學院利用最新的基因重組技術,成功將沙門氏菌改造為「益菌」,只可生存在缺氧環境中,例如人類體內的癌腫瘤內,及保留原有的毒性,結果可針對性攻擊癌細胞,有效抑制癌腫瘤生長,又不會對正常細胞造成損傷。研究團隊已取得美國專利,盼日後可製成標靶藥,為治療癌症帶來曙光。
沙門氏菌本常見於未熟透的肉類、生雞蛋及蛋製食品,是引致食物中毒的病原體,常被視為害菌。港大生物醫學學院最新研究,利用基因工程重組技術,並運用合成生物學概念,對沙門氏菌進行大改造,由害菌變成一種有益的厭氧細菌。
「益菌」命名為YB1
該學院博士後研究員于斌解釋,沙門氏菌天生的毒性可殺滅癌細胞,但同時亦會損害正常細胞。今次研究利用最新的基因重組技術,只保留沙門氏菌的「武器」,但此菌只可生存於缺氧環境中,例如人體腫瘤,而不會對正常含氧組織帶來損害,因而可針對性攻擊癌細胞。
研究團隊將上述「益菌」命名為YB1。研究員分別將肝癌及乳癌移植於小鼠進行實驗,之後發現在乳癌小鼠身上,YB1可令癌腫瘤生長速度減慢五成,而且完全抑制腫瘤轉移至肺部。再者,與對照組相比,YB1可抑制肝癌小鼠的腫瘤生長速度達九成。另外,YB1亦可抑制其他腫瘤生長,例如神經母細胞瘤。
該學院教授黃建東表示,可視YB1為一種「導彈」,通過YB1攜帶其他治療性蛋白質及藥物,將具破壞力的「彈頭」運送至癌細胞,進行攻擊。今次研究亦顯示,在乳癌小鼠模型中,攜帶了白喉毒素的YB1,可百分百抑制腫瘤生長,並令腫瘤縮小及死亡。兩成六小鼠的腫瘤完全消失,徹底治愈癌症。在治療後觀察的四周內,治療組的小鼠全數生還,沒有接受治療的對照組小鼠全部死亡。
研究團隊已為YB1取得美國專利,期望日後將YB1製成標靶藥。團隊預計YB1可在數年後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為癌症患者帶來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