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情:政治解碼:激進思潮 惡性循環

今時今日做政治記者記性稍差一點也不行,新湧現的政治組織多如牛毛,香港眾志、香港列陣、香港民族黨、香港獨立黨、香港復興會、本土民主前線、勇武前綫……既重疊,又瑣碎,何止是碎片化,簡直是碎屑化。

之所以有如此多新組織冒現,除了因為政治兒戲化、廉價化,成立政黨政團猶如搞水貨生意,只要幾個人湊在一起,就可以插上一腿分一杯羹,還因為社會愈來愈政治化和激進化,只要嗌幾句「本土」、「自決」、「港獨」的前衞口號,便能開拓市場,隨時招攬到一萬幾千個死忠粉絲,令不少滿腦子政治論述的人都心癢難熬。正所謂,有需求才有供應,有客源才有市場。本土派也好,自決派也好,港獨派亦好,他們與激進思維已形成回音谷效應,由於社會上的激進思維冒起,催生了這類政治組織,而這類政治組織數目增多,又進一步推高激進思維,形成惡性循環。

許多有做內部研究的大黨都發現,今日的政治光譜分布圖跟兩年前完全變了樣,以前是呈現一條如凸字形的拋物線,在最溫和與最激進的兩端上,選民是最少的,而愈趨近中間點則人數亦愈多,如今的圖表卻是呈凹字形的兩個小拋物線,政治光譜兩端聲勢浩大,不左不右的中間派可謂絕無僅有。在這種選民各走極端的情況下,泛民黨派固然會愈走愈激,建制派亦會旗幟鮮明,兩邊陣營更難放下歧見,就事論事,這對香港絕非好事。其實,這個道理小孩子也懂,但不會有人理睬,因為贏取議席至上,至少過了九月立法會選舉,現時劍拔弩張的政治格局才有望出現轉機。

站在北京的角度,當然不希望香港靠攏激進,為自決、港獨等極端分離主義提供孳長的空間,所以在策略上會扶持打着第三路線的政黨。問題是,民情和選票走向都不為人力所能轉移,不管北京如何費工夫,第三路線要發展壯大為第三勢力,仍是路遙漫漫。

王俞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