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蘇家欣報道】養和醫院分析過去三年接受大腸鏡檢查的病人,發現六成人有大腸息肉,當中一半息肉有變癌風險;五十歲以下的病人大腸息肉已有變癌風險,甚至廿多歲年輕女病人亦發現可能變癌的息肉。養和醫健內科消化系統中心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陳安安建議,市民五十歲起應做大腸鏡檢查。
該院在二○一三至一五年間,為二萬多人做大腸鏡檢查,三成多出現增生性息肉;約三成出現有機會變癌的息肉,包括管狀腺瘤、海藻狀腺瘤息肉和鋸齒形息肉;另有百分之二的息肉屬於癌腫瘤。
五十歲或以下的中年病人出現大腸息肉的比率,在三年內,由三成半增至四成;五十歲以上病人由五成半升至六成二。發現息肉的病人中,五十歲或以下組別約兩成病人的息肉有變癌風險;五十歲以上組別的息肉變癌風險由三成三增至近四成。
陳安安指,本港確診大腸癌的年齡中位數為七十歲,但患大腸癌的風險早在五十歲起出現,並有上升趨勢。若病人對大腸息肉置之不理,可於七至十年內惡化為大腸癌。外國研究顯示,整體大腸癌病發數字雖回落,但二十至卅四歲年輕患者的升幅明顯,情況值得關注。
她表示,大腸癌徵狀包括大便出血、大便帶黏性、大便習慣改變、便秘和腹脹等,與其他腸道疾病類似,早期徵狀不明顯。她建議市民五十歲起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及早找出息肉及切除;有腸癌家族史人士應四十歲起接受首次大腸鏡檢查。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徐成智表示,不少病人的大腸息肉或早期腸癌,是因其他腸胃問題求醫而意外發現。有廿多歲女病人因肚痛和肚瀉求診,有卅多歲女病人以為患痔瘡求診,結果兩人經大腸鏡檢查發現可變癌的海藻狀腺瘤息肉,醫生即時將息肉切除。若她們延至五十歲才照大腸鏡,息肉變成癌症機會更高。他認為,市民接受大腸鏡檢查宜早不宜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