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衞生署今年九月推出「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參與計劃的私家醫生可自行決定收取政府資助額以外的額外診金,衞生防護中心監測及流行病學處主任程卓端表示,若政府設定檢查的診金上限,會減低私家醫生參與計劃的意欲,減少市民的選擇。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預料,該計劃推出後,會發現更多大腸癌個案,醫院管理局未來數月會推出公私營合作治療計劃,亦有需要加強公立醫院設施和人手應付。
「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將邀請六十一至七十歲本港居民,三年內分批接受大腸癌篩查,令患癌風險較高和未有病徵者及早治療,參與該計劃的私家醫生為病人進行大便隱血測試,每次診症可獲資助二百八十元。程卓端解釋,不設限制是希望更多醫生參與,如限死醫生只可收二百八十元,其實也限制能加入這計劃的服務提供者。因某些醫務所或要收超過這個價錢,若服務提供者少,市民選擇亦減少。
市民之後需要做大腸鏡檢查及切除息肉,當局會資助最多八千五百元,並非醫生只可額外多收一千元。程卓端認為,這給予醫生更大彈性,醫生可能安排病人到社區中的內窺鏡中心或到私家醫院進行這個程序,兩者的配套設施和環境不同,成本亦會有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