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學童壓力爆燈 衞署齋做評估

學童接連輕生,聲稱為學生提供心理支援的衞生署,被揭一直得個講字!衞生署早在一九九五年已推行以保障學生生理和心理健康為目標的學生健康服務,個別年級的學生及其家長,須填寫一份健康評估問卷,了解學生的生活習慣及心理社交情況。惟不少家長近日踢爆,子女填寫問卷後,即使心理健康評分「不合格」,亦遲遲未獲得跟進,更有家長指有社工致電兩次後便無下文,質疑署方無心關注學童心理問題。臨床心理學家直指,情況反映現時本港心理學家與輔導人員的人手嚴重不足,難以應付社會需求,如問卷反映學童有自殺傾向或抑鬱症情況,應即時處理,避免釀成慘劇。

「我個仔嗰日唔知為咩事嬲爆爆,就發悔氣咁填咗話自己好唔開心,又諗過離家出走!」育有一名就讀小學四年級兒子的李太表示,日前她帶兒子接受衞生署的學童健康檢查,家長及學生均要填寫一份健康評估問卷,在學生的問卷中,包括「我從不會不快樂」、「我曾經多次想過離家出走」、「在學校我是一個失敗者」等問題,了解學生的情緒狀況。接見的護士直指,李太的兒子所填逾八十條問題的問卷,經統計後得出分數甚高,屬「高危一族」,需轉介學校社工跟進。

家長:個仔冇事都變有事

李太的兒子填完問卷後,情緒十分低落,擔心問卷不合格,便會「闖下大禍」。「我個仔好驚畀其他同學仔知道,佢好後悔,搞到食唔安、坐唔落,好唔開心!」惟填表一周後,其兒子仍未接獲學校社工接見,李太曾致電兒子的學校查詢,對方指未接獲相關轉介,「咁拖法,我個仔真係冇事都變有事!」

李太的個案屬冰山一角。本報記者日前到西環及九龍灣的學生健康服務中心訪問學童及家長,發現近二十名曾填寫健康評估問卷的家長,均對署方跟進行動一知半解,直指未有跟進「可能小朋友冇問題。」

其中育有一名就讀小學三年級兒子的陳太稱,今年與兒子均不用填寫問卷,但去年她曾填寫相關問卷,「我仲記得,填完問卷後,有個社工打咗兩次電話畀我,但因為我當時忙,冇傾到,之後至今,都冇人再打電話畀我。其實政府係咁,驗眼、身體檢查都係咁。要跟進得好,除非去搵私家啦。」

藍天心理諮詢中心臨床心理學家鄒凱詩指出,心理健康問卷在臨床使用普遍,學童填寫問卷後,會與同齡的學生心理狀況或研究數據作比對,了解小朋友的心理狀況。雖然以問卷方式評估學童心理狀況,是有一定局限,如學童未必能完全明白所有問題或有學生故意亂填,未能反映實際情況,但仍是一個可靠及客觀的評估方式。

駐校社工:衞署從未轉介

對於評估的黃金跟進時間,她認為,如評估問卷反映學生有自殺傾向,社工便要馬上跟進,接觸個案學童提供協助。對於高危一族,在一年內會有機會爆發抑鬱症等情緒病,亦必須在一、兩個月內跟進。

有前線駐校社工表示,入職多年,亦未曾收過衞生署轉介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的個案,一般只靠班主任觀察,發現個別學生情緒有異才會通知駐校社工。匯知中學校長張志文則指,一般情況下,學童保健服務檢查結果只會向家長及學生交代檢查結果,並不會向學校透露學生情況。他認為,如校方同步收到學生心理檢查結果,有助駐校社工跟進,「作為學校愈多資料得到,對學生有幫助。」

議員:教育局應加強輔導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指,服務應「做得到位」,時間上應「快一啲」,盡快跟進有問題個案,「個服務做咗一段時間,應該改善,做得再好啲,都需要再檢討吓。」另一立法會議員范國威則指,教育局應正視駐校社工及輔導人員嚴重不足的問題,投放更多資源,加強輔導服務。

衞生署發言人指,問卷的評分會作為一個初步評估的參考,如有需要作跟進及評估,醫護人員會按不同的問題範疇,轉介學生到評估中心、專科醫生、學校輔導人員、學校社工或其他相關機構跟進。不過,對於個案等候接見的時間、為何只挑選個別年級學生及家長填寫、計劃至今處理的個案數量等問題,發言人則未有正面回答。

文:溫盈盈

圖:朱偉坤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