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組報道】漆黑大海吹來陣陣藍色海浪,恍如電影《阿凡達》中的仙境,如今在本港多處海岸均可以輕易親歷其境。西貢、將軍澳及港島東南面海岸自本月初起相繼出現由夜光藻組成的紅潮,由於夜光藻含有螢光素,在受到刺激或騷擾時會發出幽幻的藍光,因而被美譽為「藍眼淚」,連日來吸引不少拍攝愛好者於黑夜捕捉其美態。
其中石澳藍橋近日更成為拍攝「藍眼淚」的首選,每逢入夜均有數十人駐足拍攝水中的「魔幻奇境」。雖然在場人士均為拍攝「藍眼淚」而至,但方式卻有天淵之別,其中崇尚「自然美」的人強調只拍攝夜光藻因海浪拍打而發光。
另外,亦有「人造美」的愛好者帶備多支水槍向水面射水,令廣泛水面出現如同蜘蛛網般的藍光,在場更有缺乏公德心人士不斷朝水面拋擲石頭刺激夜光藻,令水面形成一個個巨型藍光圈,惟此舉往往惹來其他拍攝者不滿及勸阻。
由於拍攝「藍眼淚」需使用慢快門及高感光度(ISO),因此宜帶備腳架拍攝,同時應避免長時間以手提電筒照射石塊或在海面調校對焦點,以免影響其他拍攝者。
不過其實海面出現夜光藻並不是好事,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研究助理梁浩文指,夜光藻為藻類,具備光合作用能力,常見於受污染而有營養可供生長的水域,受刺激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