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捭闔:緬甸新政府挑戰

一九四七年緬甸境內的撣族、克欽族和欽族首領在北部撣邦的一個小鎮簽訂「彬龍協議」,協議聯合緬甸本部和各少數民族從英國殖民統治下爭取獨立,核心精神是各少數民族地區享有自治權,並共同組成國家的聯邦制度。這是昂山淑姬一直主張「新彬龍會議」精神的由來。

緬甸在○八年通過新憲法,規定該國為聯邦共和國。在接下來登盛執政的五年,緬甸軍政府實行了所謂的三波改革,包括第一波建立民主體制;第二波從政治、經濟、行政進行,並提高民間參與度;第三波是去中央集權化。這是昂山政府接下來的政權背景,民盟在上台前就早已表示會進一步進行權力下放和政府架構精簡。在正式上任前,新總統廷覺已向議會提交了新的內閣名單,將原有的三十六個部門縮減至二十一個,以及新增了民族事務部。

可是在實際運作上的效果如何,仍有待觀察。民盟的上台,主要依賴政治理念,缺乏實質行政管理經驗。新系統如何磨合運轉,將是新政府馬上面臨的挑戰。同時民盟雖然獲得強大的民意授權,但是軍方力量和利益根深柢固,新政府如果要進行任何改革,一旦觸碰到既得利益者,勢必引發新的政治矛盾。目前緬甸政局的妥協,軍方只是從台前走到了幕後,但其權力依然牢固,憲法也賦予軍方超然的政治地位。如何平衡中央與地方關係、保持政府有效運作、克服自身經驗不足、平穩處理與軍方的關係,以至在各民族間達到真正和諧,放在緬甸新政府面前的挑戰,仍然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