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二月深圳前海的港貨中心開幕,第一個周末和星期日便已吸引了三十萬人次湧往掃貨,當時筆者曾在本欄撰文,對此現象百感交集,認為前海掀起港貨熱,證明香港的貨品受到內地人的信任,才可以那麼搶手,有助增強港企拓展內地市場的信心;但另方面,此類港貨中心和免稅購物中心如不斷在內地出現,內地人都不用來港購物,對香港的旅遊業和零售業會有甚麼影響,值得深思。
按照「廣東自貿區建設實施方案」的政策框架,轄下的自貿區可透過建立與海關監管對接的保稅展示交易系統,發展集保稅展示、線上交易、倉儲物流等環節於一體的跨境電商。因此,前海要搞港貨中心,應主力發展跨境電商,這才符合自貿區政策,而順帶兼營小量傳統零售業務,作為電子商務的配套和補充環節,亦屬可以理解。可是,而今不是那麼回事,現時的港貨中心根本就是經營傳統零售業務,雖云是「港資建設,港企營運」,但受惠的只是極少數有幸進駐的大型連鎖店,而受損的卻是全港的零售業,以及整條與旅遊相關的產業鏈,所以業界對此很有意見。
今次兩會,筆者便提交了一個「關於香港與廣東自貿區之間開展有序競爭提案」,主要就是以深圳前海港貨中心為例子,希望中央和省政府能夠關注廣東自貿區的真正作用,到底是要促進粵港深度合作達致共贏,還是會引致無序競爭,於港不利。這提案獲得高度重視,已被列入政協港澳組的重點提案,會成立專組跟進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