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民調:議員:應變措施敷衍街外人

【本報訊】醫院管理局轄下醫院人手嚴重不足,公立醫院護士病人比例更高於一比十二,遠超國際標準一倍,公立醫院現時仍然欠缺逾七百名護士。惟醫院以不斷增加床位及加籌應付流感高峰期,令多間醫院的病房嚴重超收,前線護士的工作壓力達臨界點。

病人等得辛苦 前線壓力嚴峻

事實上,香港整體醫療開支不斷上升,預算案提出,2016/17年度醫療衞生的經常開支為五百七十億元,較十年前增幅超過九成,當中醫管局預計全年度整體開支按年增加約百分之四點一,至五百七十八億元。醫管局上年度儲備達逾三十五億元,可是公立醫院逼爆問題非但沒有緩解,反而惡化,病人輪候時間更是不減反增。

立法會議員麥美娟指出,公立醫院爆煲,除了病人等得辛苦,前線人員工作壓力亦嚴峻,當局只識不斷增加病床、加籌,「病床加到連推車都冇位」,但如果無足夠人手處理病人,病人一樣繼續排長龍。

麥坦言,並非港府不斷增加撥款就能解決問題,關鍵是醫管局無善用資源,肥上瘦下,山頭作風嚴重,資源分配不公,人事制度及編制亦存在問題,「醫護前線得個做字」,薪酬福利沒有大改善,新入職的醫護又「頂唔順」,導致醫護人員流失率嚴重,長期人手不足形成惡性循環,請人亦愈困難。

醫管局管理千瘡百孔,如流感高峰期年年都有,惟當局只急就章推出應變措施,麥批評當局沒有吸取過往經驗做好準備,預先安排人手及服務,「每次爆大鑊被人鬧先做嘢」,推出所謂的應變措施亦只是敷衍街外人,加床位、加籌,但無足夠人手,問題依然存在。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