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純獻策化民怨:刺激經濟 改善民生

佔領行動、旺角暴亂、港獨思潮,反映不少市民、尤其是青年人對香港現狀有很大怨氣,不禁令人反思香港怎麼了?香港怎麼辦?新世界發展主席鄭家純接受東方報業集團獨家專訪時指出,要化解社會民怨,關鍵是「刺激經濟、改善民生」,特區政府必須主動出擊,適當動用財政儲備,推出為時五至十年的中長期行動計劃,有關計劃必須符合「持續性」、「震撼性」、「全面性」及「針對性」此四大原則,始能挽回民心。

鄭家純在訪問中指出,社會民怨重,特區政府執政便很難獲得支持,當局必須主動出擊,在根源上解決香港問題,不能任由目前局面繼續發展下去。他個人總結的對策有八字真言,就是「刺激經濟、改善民生」。

「量入為出」下動用儲備

具體做法方面,鄭家純建議港府在「量入為出」的大原則下,適當動用財政儲備。他強調,目前政府的儲備雄厚,只需動用其中較少部分,即能取得相當成果,但最重要是動用時必須符合四大原則,方能保證切實有效。

為期5至10年 涵各階層

四大原則首先是「持續性」,鄭家純指港府過往的一次性「派糖」措施作用有限,未能令廣大市民、尤其是青年人看到香港及自身的發展前景,因此今次行動計劃最少要為期五至十年,才能給予市民長期穩定的憧憬。其二是措施力度必須具「震撼性」,不是「搲吓痕」,「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樣能夠產生較巨大的正面影響,蓋過社會上的雜音。

鄭家純續指,第三個原則是有關計劃需要「全面性」,避免被人質疑政府只幫基層、只幫中產或偏幫工商界,要各階層、各界別都能夠受惠。其中,中下層人士當然應得到更多受惠,但中小企也要幫助,讓她們在日益嚴峻的競爭環境中能有所發展。大財團則毋須政府施援,只要政府處事公正、不大幅加稅、不破壞營商環境,大財團便可以「自己搞掂」。

最後一個原則,是政府的措施在具備「全面性」之餘,同時亦要有「針對性」,避免「撒網式」的政策。對老人家、青年人、中產階層及弱勢社群等,均要有個別性、針對性的紓緩措施,這樣才能真正團結民眾。

重新聚焦經濟 可挽民心

鄭家純認為,只要政府的行動計劃符合上述四大原則,推行時自能事半功倍,立法會議員也不會夠膽拉布或反對。有了上述措施,香港社會的關注點,便有望從政見紛爭轉移到經濟建設之上,當市民和政府都將精力放在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自能化解民眾怨氣,重塑市民對政府、對香港的信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