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捭闔:結構改革推動經濟

當經濟發展面臨壓力時,各國政府有很多方法應對;淺層面的工具包括稅務、利率等。這解釋了美國從○九年以來基本維持在零利率的狀態,而日本相似的情況更是長達二十多年。可是這些國家的經濟復甦情況,也讓我們看到這些工具的局限性,資金並無流進實體經濟,從而拉動經濟增長。

中國當下也面對經濟發展的困難。李克強總理在剛公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一系列通過結構改革來推動經濟發展的總結和想法,顯示中國政府不忘以更深層的結構改革來面對挑戰。其中針對宏觀調控方式上,實施結構性減稅減費、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存量債務三萬億元、推動重點領域消費促進工程、設立專項基金,加強水利和公路等建設。

此外,報告也提及推進簡政放權,優化政府公共服務改革。當中包括取消和下放了三百多項行政審批事項,取消一百二十多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徹底終結了非行政許可審批制度。至於工商登記前置審批,則精簡了百分之八十五左右的項目。

這些改革,正是期望釋放公共制度的紅利,刺激市場和社會活力。第三是通過公共政策協助產業創新。除了「中國製造二○二五」和「互聯網+」等策略,還包括完善農業支持政策,促進農業發展方式加快轉變;設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積極化解過剩產能,推進企業兼併重組,淘汰落後的煉鋼煉鐵、水泥業、平板玻璃和電解鋁等產業;發展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服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