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國旅客境外消費一點二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奢侈品消費達九百一十億美元,即約六千億元人民幣,全世界將近一半奢侈品被中國人買去。剛剛過去的春節,中國人境外消費就高達九百億元人民幣,令人咋舌。中國人消費力提高無疑是好事,證明部分人確實富起來了,但不可不知,還沒富起來的中國人更多,這才是最大的問題。早前北京大學一項調查顯示,頂端百分之一的家庭佔全國約三分之一的財產,底端百分之二十五的家庭擁有的財產總量僅佔百分之一,可見貧富懸殊多麼嚴重。
內地官媒稱,貧富懸殊是世界性難題,有些國家甚至已放棄解決它的努力。這也許沒有說錯,貧富懸殊並非中國的特產,先進國家和落後國家都有同樣的困擾,中國的情況之所以特別引人關注,一來因為堅尼系數連續十年超過零點四的國際公認警戒線,二來因為社會不公不義,弱勢群體很難參與分蛋糕的遊戲。
當年鄧小平提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就意味着必然會出現貧富懸殊,問題是一部分人已經「先富」了三十多年,大部分人卻還沒有「後富」,而「先富」起來的不少是官宦、權貴子弟以及依附於權貴的利益集團。難怪中國社會瀰漫仇官仇富情緒,如果不能化解這個矛盾,「走共同富裕道路」只能淪為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