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暴亂影響兩件事 嚴譴易為反思難

踏入一六年和猴年,本來已有兩件事情令朝廷對港工作感到十分麻煩和頭痛:一是今年九月立法會的選舉;二是要根據香港的形勢敲定誰當下屆行政長官。這兩件大事因為兩年來香江發生了「佔中」、「雨傘運動」和政改泡湯,因為三年多來CY和香江府衙施政幾乎一無所成,民怨沸騰,已令朝廷很感棘手。不料,最近又發生了回歸以來首次大規模的旺角暴亂。這場暴亂的社會背景和成因,誰都知道與「佔中」、「雨傘運動」及香江府衙三年來的管治不濟、施政混亂、引起民怨有直接關係。其衝擊力和影響力也會波及九月立法會的選舉以及對誰人當下屆特首的選擇。

暴亂事件已經發生,對九月選舉和CY能否連任特首或其他甚麼人參選的影響性更是朗若白晝。現在各方要做的事情,是怎麼面對和「利用」它「打好」九月選戰及下屆特首之戰。

以表面觀之、「線性思維」觀之,旺角暴亂對反對派、對本土派等選情不利,儘管他們中的許多人也第一時間譴責暴力,這場暴亂也的確和他們沒有「組織、預謀」關係,但誰都能「強烈感到」,暴亂的發生與他們一直以來的「抗爭與反對」有明顯的「精神感召聯繫」,是他們「反中亂港」多年「結出的惡果」。

民意戰不用打已贏

然而,若「深層觀之」、「立體縱深結構性觀之」,旺角暴亂又一定會引起社會反思,一定不會止於大家一起譴責暴力,而會「追尋」暴亂發生的社會矛盾成因,追尋香江府衙管治施政不善不力不妥甚至製造矛盾、激化矛盾的責任。

如此這般,又對建制派的選情大大不利,會被扣上「助紂為虐」的惡名。

大凡暴亂發生,當局和全社會都會強烈譴責暴徒,支持警察平亂,當局會立刻採取強力措施抓捕暴徒和涉案之人,形成震懾。其輿論戰、民意戰不用打已贏。然而,這樣的輿論一邊倒和民意「反暴」聲勢不會持續太久。更何況今次旺角暴亂不是孤立事件、偶然事件,不是純粹的治安事件,不是一般的毫無背景的搗亂分子、社會邊緣人「一時興起」發洩情緒的瘋狂行為,何況朝廷也已為今次暴亂作出定性:乃「個別本土激進分離組織策動」而成。因此,相信用不了多久,輿論就會從兩大方面「反思」暴亂:一是從社會政治變動、深層次矛盾、中港關係以及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如何貫徹落實等方面理析原因;一是從香江府衙、CY班子管治施政如何理析原因。

CY和朝廷當會明白,這個階段輿論和各界的「反思」,絕不是在為「暴亂」和「暴力」尋找所謂「合理性」,當局也絕不能再用這一招做「擋箭牌」,否則只會令輿論認為政府心虛、諱疾忌醫,推卸責任,拒絕「查找不足」,拒絕總結經驗教訓以防止暴亂事件再發生。社會出了這麼大的事情,政府管治沒有責任、政府施政沒有「跑偏」是不可想像的,誰也不能當老百姓是傻子,否則定受懲罰。

注入了新變動因素

因此,當局對今次旺角暴亂「前因後果」的反思態度以及能否找出原因,對症下藥,襟懷坦白、忠實積極的勇於面對和承擔自身不足的責任,對九月立法會的選情必有重大影響,也是對其智慧和能力的考驗。

下屆行政長官CY能不能連任取決於朝廷的態度,取決於朝廷對他的能力判斷,取決於香港局勢的變化,特別是九月立法會的選舉結果,也取決於「後政改」、「後暴亂」朝廷對港工作方針會有何種調整。問題可說極為複雜,互動難測,旺角暴亂又注入了新的變動因素,正是亂雲飛渡,汗馬嘶風,雄關如鐵也。